锂离子电池纳米负极材料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ff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1)Co催化聚吡咯作为高性能负极材料;(2)纳米SiO2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嵌锂机理研究;(3)纳米氧化钼电化学性能及其嵌锂机理研究;(4)纳米锡/硬碳复合材料作为嵌锂负极的研究;(5)纳米Co3O4与商品电解液的相容性研究。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吡咯(PPy)包覆Co3O4复合材料(Co3O4/PPy)。由于放电过程中由Co3O4还原而来的Co与PPy上的N之间发生配位作用,PPy被激活成为一种高容量储锂材料,也使复合材料Co3O4/PPy成为一种具有高比容量(超过1000mAh/g)、高循环稳定性(经过120次循环容量不衰减)及优异倍率性能特点的负极材料。这一重要发现为将高分子材料制成高容量负极材料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开发廉价高性能催化剂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采用水热方法制备了可逆容量高达630mAh/g且循环性良好的硬碳/SiO2复合材料。多种分析表明,该材料的高可逆容量来自于纳米SiO2的电化学分解。提出了纳米SiO2与Li的反应机理:在首次放电过程中,复合物中的纳米SiO2被还原为Si和Li2O或者Si和L14SiO4。继续放电时,Si与Li发生合金化反应。   研究了介孔MoO2、 MoO2纳米棒、MoO2纳米球及MoO3纳米带的电化学性能和嵌锂机理。发现,这两种钼的氧化物都具有很高的储锂容量,在首次放电过程中MoO3完全分解。但是,与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如Fe2O3、CoO及MoO3等)的嵌锂机理不同,放电过程中介孔MoO2和MoO2纳米棒生成MoO2的富锂相(LixMoO2)。   制备出介孔硬碳材料并在其中装入Sn纳米颗粒,得到了电化学性能好的硬碳/纳米锡复合负极材料。纳米Sn颗粒的催化作用使SEI膜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在2.8V-3.OV发生分解,将复合材料的首次库仑效率提高到了95%。   研究了商品Co3O4与商品电解液间的相容性。发现,Co3O4引起了电解液的分解,产物包括CO2、Co3OCH3、H20、CH3CH3OH、CH3COCH3、CH3CHO及类似于PEO聚合物的无定形层。与此同时,Co3O4也被部分还原为CoO。
其他文献
基于紧束缚模型和价力场模型,作者分别计算了生长方向为[001]、[110]、[111]和[112]的硅纳米线的电子结构和声子结构,结果发现硅纳米线的电子结构和声子结构都强烈依赖于硅纳米
具有相对论效应的凝聚态体系正显示出越来越多有趣的现象。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是目前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一个焦点。本论文讨论介于相对论与非相对论之间的弱相对论体系电导率的情
半导体中平衡载流子对入射光的响应是半导体物理性质和器件应用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半导体电和光电器件,如红外探测器、发光二极管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半导
在本论文中,作者主要研究了几种准一维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学输运性质和器件性能。主要内容包括:   通过水蒸汽辅助,低温原位合成了W18049纳米线,分析了其生长机理,测量了
目前的激光技术能提供强度达1020 W/cm2、脉宽仅几十个飞秒、对比度达1010的超短超强高性能激光束。利用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作用产生新型粒子加速和新型辐射源是该领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铁电/高k栅介质一维纳米场效应晶体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FET)的构筑及其性能。我们将碳纳米管的独特优势和铁电薄膜的极化特性相结合,构筑碳纳米
指纹特征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指纹特征的身份识别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由于社会的发展对指纹识别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许多指
伴随着自旋电子学的发展,利用载流子的电荷和自旋的性质,集磁、电于一体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随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束流流强及亮度的不断提高,BESⅢ主漂移室逐渐出现老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丝单元增益下降、空间分辨率和径迹重建效率变差等,为了应对漂移室内室失
单晶高温合金展现出优越的抗疲劳性能和高温蠕变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热端部件。但是,单晶高温合金发动机叶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凝固缺陷,例如晶体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