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理论视角下解析汉译本《血字的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hu1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化转向”。文化翻译学派应运而生,他们认为翻译研究的焦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言的研究,而应该将翻译放在大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文化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在其专著《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中提出,翻译是一种改写的概念。他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改写,并受到三中因素的制约,即,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  《血字的研究》是阿瑟·柯南道尔的第一部侦探小说,就是这部小说将福尔摩斯带到了读者的面前。福尔摩斯在全世界都非常受欢迎,在其出版后的一百多年间,被翻译成了50多种文字。在其出版后的第一百年,英国皇室决定授予小说同名人物福尔摩斯爵士爵位。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曾说:“和柯南道尔所写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相比,没有任何侦探小说曾享有那么大的声誉。”清朝末期,福尔摩斯被引进中国,从清末到现在,福尔摩斯的翻译经历了4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清朝末期,福尔摩斯开始被引进中国。第二个高潮是五四运动之后,这个期间兴起白话文。第三个高潮是文革之后,第四个高潮是进入新时期以来。《血字的研究》作为福尔摩斯的第一个故事,也被翻译过很多遍。根据其不同版本出现的历史时期,本文中选取了两个翻译版本,一为林纾翻译,由商务印书馆于1908年出版的《歇洛克奇案开场》,另一版本为丁钟华翻译,由群众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的《血字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两个版本的翻译进行对比的描述性研究。  文章中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哪些因素操控了林纾和丁钟华的翻译?第二,这些因素是如何操控翻译的?第三,两译本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是什么促使其产生的?  笔者回顾了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及其三要素,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两个译本进行描述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意识形态、诗学观以及赞助人在不同程度上操控着林纾和丁钟华的翻译。其次,林纾和丁钟华受不同的意识形态影响,在选词方面,存在差异。而林纾和丁钟华不同的诗学观导致二者在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及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方面采用了不同的策略。针对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林纾采用了删除和缩减的策略,而丁钟华则最大限度的与原文保持一致,传达给读者原作所传达的内容。最后,出版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纾和丁钟华的翻译,出版商主要决定翻译哪一种类型的小说。
其他文献
中国政治外宣文献的英译工作是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对译者的政治敏感度和英文功底有较高的要求。历史上的语言大师和译学前辈为政治外宣文献的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人提供
本文在导论部分说明了本研究的前提、价值和目标。该部分首先指出,身份问题做为文化研究的关注热点,也同时成为了空间研究涉足的一个新的领域。由于空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特征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誉。《阿 Q正传》作为鲁迅唯一一部中篇小说,以其饱满的人物形象,辛辣的笔调和深厚的内涵而受到国
搭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语言学习中尤其重要。搭配能力被认为是评估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中国学生在使用搭配,特别是使用动名词搭配时存在很大的困难。于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