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兔颈外静脉行颈动脉旁路移植模型(雌雄二组),6周后在不同部位取材,光镜下观察、测量、比较各段血管内膜、中膜变化差异,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来探讨术后血管再狭窄可能的参与因素,以及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通过比较雌雄二组再狭窄的程度来研究不同性别对移植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8只(雌雄各9只),取右侧颈外静脉旁路移植至同侧颈总动脉为实验组,仅游离左侧颈外静脉、颈总动脉为假实验组,正常左侧颈外静脉、颈总动脉为正常对照组,术后6周取材光镜下观察、测量、比较各血管段内膜、中膜变化差异,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结果:成功吻合新西兰大白兔右侧颈外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18只,吻合成功后,移植静脉段明显扩张,近端吻合口靠移植静脉外侧可见明显涡流形成。术后6周取材:3只(1雌2雄)移植静脉闭塞,余15只(雄7雌8)移植静脉通畅进入结果分析。弹力纤维染色显示移植静脉段及主体动脉相应部位均可见内膜明显增厚,静脉内膜、中膜分界清晰,中膜、外膜分界不清。移植静脉近、中、远三段均内膜明显增厚,与正常静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增厚以移植静脉近段外侧增厚最为显著,三段新生内膜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的左侧静脉与正常静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三层结构分界清楚,主体动脉盲端内膜增厚最明显,甚至至管腔完全闭塞,从盲端至近端流入道或远端流出道新生内膜厚度逐渐减轻,超过吻合口0.5-1cm处逐渐恢复正常,近远端吻合口底部及远端吻合口足趾处内膜均明显增厚P<0.01;动脉中层增厚相对不明显P>0.05,在远端吻合口底部远侧甚至出现中层平滑肌变薄。游离的动静脉与正常动静脉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雄之间动、静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后,新生内膜增厚是导致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内膜增厚与移植损伤、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年轻新西兰大白兔移植术后早中期雌雄血管壁变化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