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从此,农村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变迁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发展,广大农村呈现了一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复合的社会转型。在这次转型中,农村中的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的组织形式、社会关系,农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作为社会结构最深层次的农村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也相应的发生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道德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总的来说农村的道德实现了良性的嬗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经济体制改革下,农村道德出现的包括传统美德弱化、人际关系淡漠等道德滑坡的现象。论者立足于农村社会转型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道德状态展开研究,概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道德的相互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农村道德的变化,农村道德的发展对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能动作用。并强调了道德建设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道德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道德可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市场经济的社会成本。从经济体制改革与道德关系的一般原理出发,论者详细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道德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深入剖析了农村中出现的各种道德滑坡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村社会转型带来的道德观念冲突,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基层政府对农村道德建设的不重视,以及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滞后。为了能有效克服农村道德建设中的出现的问题,发挥道德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论者针对农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高农民价值认同;完善分配机制,切实满足农民的各种利益需求;建立健全农村伦理道德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道德变迁中的指导性作用和农民在道德变迁中的主体性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