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开始反思之前“乳企+奶站+奶农”产业链模式的弊端,开始逐步推行奶产链重构政策,推进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和乳品加工企业集中度的提高,并且鼓励乳企通过“订单+参股”的方式与奶农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鼓励乳企参与养殖环节,保障原料乳的质量安全。近年来,中国奶牛养殖规模化迅速提升,乳品加工企业集中度也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乳企对养殖企业起到监管和引领作用,乳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发生质的变化,在改善乳制品质量安全作用明显。但是,在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背后,中国奶牛存栏量和原料乳产量出现波动,一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大量奶牛养殖户退出市场。事实上,奶产业链重构并没有形成奶农与乳企对等的市场势力,大型乳企通过定向合同、乳品质量检测权、应付款账期、开拓国际市场奶源、加强自控和自建奶源建设等手段,加强对奶产业链的纵向控制,为其向上游转嫁风险提供了可能。本文梳理中国奶产业链的重塑政策及其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乳企买方势力存在的可能性,并基于非对称价格传递理论,以国内原料乳价格、国内成品乳价格、国际乳品价格为产业链上价格观察节点,观察价格非对称传递现象,验证是否存在买方势力,希望有助于理清目前中国奶业产业链的市场组织利益联结情况,为奶业政策调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关注奶产业链上乳企买方势力是否存在及其影响。除了引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外,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国乳企的买方势力分析。梳理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政府推进乳企兼并、重组和奶牛养殖规模化的政策文件,认为中国奶产业链重构政策的核心思路是“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目的是在奶牛养殖业规模化和乳企集中度提高的同时,强化乳企责任,实现乳企对整条产业链乳品质量安全的把控。奶产业链重构政策有效提升了乳制品质量,乳企集中度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均得到迅速提升,但是,也存在奶牛养殖业增长乏力问题。由于乳企与奶牛养殖业市场势力对比悬殊,乳企通过双方之间的定向合同、原料乳应付账期制度、掌握第三方检测权、不对称的市场进入可能等加深了对乳企对奶农的纵向控制。中国奶牛养殖业面临的困境除了养殖成本高、养殖规模化带来的相对利润空间下降、国际乳制品价格下跌引致的冲击之外,还很有可能受到乳品加工企业市场势力转嫁风险的影响。在国内价格低迷的时候仍有大量乳制品进口、乳品加工环节和养殖环节盈利状况的巨大差别,能够反映出乳企行使的买方势力是造成养殖业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部分,基于价格传递的中国乳企买方势力实证分析。分析买方势力存在与价格非对称传递的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中国的奶产业链上乳品加工企业的市场势力是否存在。具体讲,利用2009-2018年国际乳品价格、国内成品乳价格、国内原料乳价格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观察受到冲击之后产业链上下游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效应,以及运用VEC模型观察受到冲击之后各价格的恢复速度。实证结果显示,三组价格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奶产业链存在明显的价格非对称传递效应,国际乳品价格对国内原料乳价格影响显著,但对国内成品乳价格影响较小。国内原料乳价格的上涨比下跌能够更快速传递至国内成品乳市场,而国际乳品价格和国内成品乳价格的下跌比上涨能够更快速的传递至国内原料乳市场;国内原料乳对上涨冲击的恢复速度大于下跌,而国内成品乳对于下跌的恢复速度大于上涨。这表明乳企存在买方势力,能够将国际、国内乳品市场风险传递至奶农,并有一定的保持利润空间能力。第三部分,针对中国乳企买方势力的规制建议。基于以上研究,认为中国奶产业链存在明显的乳企买方势力,导致奶农的利益受损。并提出健全原料乳定价体系、完善第三方检测制度、发展国内低温奶市场、鼓励奶牛养殖合作社的发展、质量灵活的乳制品贸易政策等建。通过规制乳企买方势力的视角,以期解决奶牛养殖业萎缩的问题,保障奶农公平合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