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族群关系研究由来已久,散杂居地区回汉关系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在广泛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山东曹县侯集回族镇的回汉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笔者在多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问卷、访谈、文献等方法,收集了较为详实的当地回汉关系方面的信息。在对收集的信息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当地回汉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采用五个常用的研究族群关系的变量——族际交往;居住格局;族际通婚;族群意识和族际认知。通过对这五个变量的综合分析,可以大致了解当地回汉关系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回汉族际交往保持了较高的频率。双方群众对回汉交往的态度较为积极。第二,回汉居住格局在传统居住格局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杂居化的趋势。第三,尽管一小部分回族群众对回汉通婚持保守态度,但回汉族际通婚现象在当地并不罕见。第四,回族族群意识较强,汉族对回族有基本的族际认知。在定性描述方面,笔者主要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宗教因素和乡土认同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当地回汉关系的历史较长,虽然受到过政治因素的影响,但和睦依然是当地回汉关系史的主流;经济因素对回汉关系的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包括由经济合作带来的正面影响和经济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宗教因素对回汉关系的影响,主要通过伊斯兰教的伦理规范和教职人员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共同的乡土认同为回汉和睦相处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当地回汉关系的特点:在熟人社会和半熟人社会的背景下,乡土认同和族群认同共同影响当地的回汉关系,使宗教与世俗逐渐走向调和,回汉互动日益频繁。最后,就如何促进散杂居地区回汉关系和谐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应高度重视乡土认同的作用,让乡土认同成为回汉族群关系和睦的动力之一。其次,重视经济因素的影响,正确处理因经济竞争引发的矛盾。总之,当地回汉关系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保持了和睦的主旋律,并将沿着和谐的大道稳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