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川未明(1882-1961)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小说家。未明文学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其小说创作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段。初期—明治三十七年至大正六年(1904-1917)即新浪漫主义时期、中期—大正七年至大正十五年(1918-1926)即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时期。大正十四年(1926)发表“今后作为童话作家”的宣言后,放弃创作小说,专心于童话创作。通观小川未明的童话创作,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明治四十二年至昭和六年(1909-1931)即新浪漫主义时期、后期—昭和七年至昭和二十年(1932-1952)现实主义时期。未明一生创作了千余篇童话,汇集为12卷本《小川未明童话全集》。其作品中体现的主题,如爱与关怀、正义与良心、美与道德等主题,经过时间考验,仍然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小川未明的童话作品从1920年代起被大量翻译介绍至我国。目前为止关于小川未明的先行研究,主要是就作家的生涯、童话作品的主旨、创作手法等进行研究,关于小川未明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受容的研究极少。本论文将从小川未明童话为何会被介绍至中国,随着时代的变化其作品在中国是如何被译介、如何传播等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本论文还将探讨未明童话在不同时代被中国大众接受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为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其中绪论主要介绍小川未明的生平和对小川未明童话及其在中国的译介的先行研究。本论部分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从对译介史、传播史的全面发掘整理,译本的对比分析两方面,由外到内、由点及面,探讨未明童话在中国的译介问题。首先,在第二章中,通过发掘相关资料,梳理并对比1920年代至1940年代的第一期、1980年代至今的第二期,两个时期小川未明童话的译介情况。具体比较两个时期小川未明童话译介的背景、译介作品的选择以及受容状况等方面的异同。其次,在第三章中,笔者从微观的角度出发、考察具体的童话作品—《月亮与眼镜》的翻译技巧及翻译策略。从拟声拟态词、比喻文、色彩词三个方面对比张晓天译本和彭懿·周龙梅译本。通过列举实例的办法来探讨不同时代译者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及其对于读者受容的影响。最后,在第四章中,总结小川未明在中国译介、传播的历史,归纳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并总结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