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肺功能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研究人群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肺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肺功能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研究人群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肺功能、血液学指标情况,观察研究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与肺功能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MI值显著减小(P<0.05),且BMI与FEV1%pred值呈显著正相关(r=0.380,P=0.000);观察组患者RDW-CV、RDW-SD值显著增大(P<0.05),两个血液学指标与FEV1%pred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DW-CV:r=-0.270,P=0.003;RDW-SD:r=-0.242,P=0.00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RDW-CV、RDW-SD是COPD患者肺功能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BMI值每增大1个单位时,COPD肺功能恶化风险减少0.88倍(OR=0.876,P<0.05);RDW-CV每增大1个单位时,COPD肺功能恶化风险增大1.35倍(OR=1.350,P<0.05);RDW-SD每增大1个单位时,COPD肺功能恶化风险增大1.91倍(OR=1.912,P<0.05)。BMI与RDW-SD结合拟合ROC曲线的AUC为0.8359(P<0.0001),敏感性为60.17%,特异性为97.56%。结论:BMI降低、RDW-CV和RDW-SD的升高与COPD患者肺功能恶化独立相关,三者可以作为COPD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同时,BMI与RDW-SD联合可以作为COPD患者肺功能恶化情况的有效临床指标。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是PRRP酶家族的典型代表,主要与DNA修复、基因的转录调控、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研究发现,PARP1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如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重构以及血管炎症等。但迄今为止,仅发现PARP1经泛素依赖性蛋白酶体途径降解,是否存在其他的降解途径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分子
背景和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按严重程度分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最为严重的类型,死亡率可高达30%。因此,早期预测AP的重症化趋势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胃肠动力障碍是导致AP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已有评估胃肠动力障碍的方法因各种原因导致其在临床上难以开
骨髓穿刺和肝、脾穿刺是臨床上重要的技術,作得不好時會發生重大和事故,所以施行時一定要謹慎。下面將這些技術的实際操作分別談一談。一、骨髓穿刺:骨髓穿刺依所穿刺的地位不同而分為胸骨穿刺、腸骨嵴穿刺和棘突穿刺三种,三种方法在診斷上的價值相同: 1.胸骨穿刺:胸骨穿刺在不小心時可能剌傷心臟,使患者死亡,所以在穿刺時一定要特别
目的: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来说,IPAF血清学领域定义的自身抗体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本文通过研究抗体阳性的IPF患者与阴性的IPF患者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相关检查及HRCT表现,进行两组对比,并分析IPF患者自身抗体阳性对预后的影响,目的是确定自身抗体在IPF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状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涉及胃肠道的慢性疾病。近年来,IBD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步增加,己经逐渐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当前IBD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并且该疾病易反复发作,患者需长期随访以监测活动度并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直以来,
背景及目的:当前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仍较高,且临床实践和相关文献、指南提示危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年轻化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入院早期首次发病的中青年重症胰腺炎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以及分析死亡病例的特点。方法:搜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病例系统中首次发病且腹痛出现3天内入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间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以及
目的:炎症性肠病(IBD)是由一组反复复发的非特异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未定型结肠炎(IC),其中UC和CD是其主要构成类型,本文使用meta分析研究经腹肠道超声(TBUS)对IBD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中文和英文,通过计算机对以下8个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肝脏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肝脏组织的纤维化改变可破坏正常的肝脏结构,形成大量肝小结,改变肝脏血液循环,最终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上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也无特效药。因此,积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纤维化治疗方法迫在眉睫。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在体内广泛分布
目的与背景: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高度流行的慢性疾病,属于肠-脑交互作用障碍,特征是反复腹痛和排便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粪菌移植因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疗效显著而备受研究者关注,近年越来越多粪菌移植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发表,疗效结果不一,粪菌移植在这一适应症中的应用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因此,为探讨粪菌移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我们进行了此次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方法:检索截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