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目前,此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养鸭区也广泛流行,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能导致雏鸭产生广泛性浆膜胸膜炎,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另外各个脏器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相同血清型的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不相同,与其毒力强弱有关。本试验从湖北省武汉市周边地区养殖户送检的鸭浆膜炎的病料中分离并鉴定一株血清型为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对其致病性及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特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从湖北省武汉市周边地区养殖户送检的鸭浆膜炎的病料中分离得到一株细菌,经血清凝集试验、PCR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确定该分离菌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为1型,该型也是我国主要流行血清型。将分离株16S rRNA的测序结果与GeneBank公布序列对比发现,该菌保守序列区也存在个别位点的突变,表明不同菌株间保守序列存在差异。2复制动物模型。用3×108CFU菌液经脚蹼注射感染20日龄樱桃谷肉鸭,能导致雏鸭产生典型浆膜炎病变,病程2~4天。感染后12h开始出现精神不振、饮食下降、拉黄绿色稀粪等症状;24h病鸭出现少量死亡;第2~3天死亡达到高峰期;第4天死亡量减少,但症状仍很明显;第5天后鸭群不再死亡,症状有所缓解,但生长抑制。3将两株相同血清型不同地区分离菌株,分别用半数致死量经脚蹼注射感染20日龄樱桃谷肉鸭,在不同时间段对感染组及对照组进行剖杀,观察不同菌株对雏鸭各个组织器官的损伤。结果显示这两株菌均能导致明显的浆膜炎等典型病理变化,但症状出现的先后有差异,在相同时间段组织损伤程度也不同,可能与不同菌株的毒力差异有关。对照组则无病理损伤。4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感染鸭组织中5-羟色胺进行染色,观察5-羟色胺在感染鸭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规律并测定其水平变化。结果显示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感染鸭体内分布较广泛,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与神经系统中,血管周围及淋巴器官中也均有分布;在大脑、脾脏、法氏囊中,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信号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且差异性显著。结果表明5-羟色胺参与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