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肿瘤发病率中列第四,并居肿瘤死因的第二位。近年来,胃癌在我国居新发癌症的第二位和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与世界各国比较,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胃癌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处于同等环境暴露下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胃癌发病风险,罹患胃癌后病情进展速度和生存时间也往往不同。亦发现胃癌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其发病及进展是多步骤过程,有多种相关基因参与。作为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调节因子MicroRNA(miRNA)通过与含特异序列的messageRNA(mRNA)结合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凋亡等。以往研究发现miRNA-107为一种消化道肿瘤促癌的因子,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与胃癌的发病及预后密切相关;亦发现多种miRNAs基因序列及相关靶mRNAs编码基因(即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相关性。因此我们推断miRNA-107靶基因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region,3-UTR)结合位点的遗传变异与胃癌的生存预后相关。
本研究选择1999年1月1日到2006年12月31日期间在宜兴市人民医院和宜兴市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具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1022例胃癌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并于2007年6月30日和2009年3月1日先后两次进行随访,成功随访952例患者,其中944例患者具有石蜡包埋组织,最终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我们通过网上的公共数据库筛出三个靶基因3-UTR的miRNA-107结合位点的SNPs:rs736535C>T(WAMBP/PBLD),rs2598116T>G(SFRP4/FRP4),rs3735839C>G(FEZ1/LZTS1)。我们采用酚-氯仿法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并应用Taqman法对miRNA-107靶基因3-UTR结合位点的三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运用以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以Log-rank检验生存时间之间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计算风险比(HazardRatios,HRs)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s,CIs),分析各SNPs基因型与胃癌预后生存的关联性,最终评价基因遗传变异在胃癌预后生存中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较大肿瘤直径、Lauren弥漫型、≥T2期浸润深度、N1/N2/N3期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TNM分期Ⅲ期、姑息性切除术和短路手术方式均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显示根治性手术可以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三个SNPs各基因型模型的生存资料主效应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5)。在rs2598116的分层分析中发现,在小于55岁的胃癌患者中,携带GT/GG基因型患者与携带TT基因型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46),并且降低了32%的死亡风险(调整HR=0.68,95%CI=0.46-0.98);其中携带GT/GG基因型非贲门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较携带TT基因型者降低了42%(调整HR=0.58,95%CI=0.37-0.90),携带GT/GG基因型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较携带TT基因型者降低了53%(调整HR=0.47,95%CI=0.22-0.98)。在随后的多因素逐步Cox回归中发现,rs2598116GT/GG基因型对于小于55岁胃癌患者虽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并非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我们推测GT/GG基因型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突变型G等位基因减弱了胃癌促癌因子miRNA-107与抑癌因子SFRP4mRNA的结合,从而使SFRP4mRNA的降解减少、抑癌作用增强。
上述结果表明:我们对于胃癌应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有手术适应征者,应尽量争取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miRNA-107靶基因(SFRP4)3-UTR结合位点SNPrs2598116的GT/GG基因型与小于55岁的无淋巴结转移、非贲门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其对于小于55岁胃癌患者虽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并非独立判断预后的分子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