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运动动词是一种根据运动主体位移情况而划分出来的动词词类,其主要语义特征为位移,同时也被称为移动动词。近年来,对运动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具体定义、分类以及词汇加工的层面上。虽然国内外学者利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运动动词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但是少有研究者就运动动词的固有运动属性——速度进行相关研究,且少将速度与词汇加工以及行为表现进行结合,也缺乏从具身认知角度对其开展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以具身认知、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动词是一种根据运动主体位移情况而划分出来的动词词类,其主要语义特征为位移,同时也被称为移动动词。近年来,对运动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具体定义、分类以及词汇加工的层面上。虽然国内外学者利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运动动词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但是少有研究者就运动动词的固有运动属性——速度进行相关研究,且少将速度与词汇加工以及行为表现进行结合,也缺乏从具身认知角度对其开展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以具身认知、视听跨通道语言加工和干扰抑制为理论框架,利用心理行为实验方法中的视听跨通道词汇干扰范式,采用运动词汇判断任务来考察实验参与者的运动词汇加工以及加工过程中对运动干扰信息的抑制情况。本文的研究问题具体有:(1)视听跨通道干扰条件下,选择性注意通道中一致的运动动词和不一致的运动动词加工情况是否一致?(2)视听跨通道干扰条件下,运动动词信息加工是否会受干扰模式(视觉干扰、听觉干扰)的影响?如是,听觉和视觉两种干扰模式产生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3)视听跨通道干扰条件下,动词的速度特性是否会影响运动动词的加工?本研究采用了三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2(一致性:一致,不一致)×2(干扰模式:听觉干扰,视觉干扰)×2(动词速度:快速,慢速),其中一致性、干扰模式和动词速度为实验自变量,被试对动词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作为实验因变量。40个运动动词(快速词和慢速词各20个)组成词对并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通道呈现。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一为视听跨通道下的听觉干扰实验(只需注意并记忆视觉信息,听觉为干扰通道无需反应)。在同时呈现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后,参与者需要判断此后出现的视觉词是否与之前的视觉刺激一致并进行按键反应。实验二为视听跨通道下的视觉干扰实验,参与者判断前后两次出现的听觉词是否一致,对同时出现的视觉干扰词不做反应。42名被试参与了此次实验。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动词反应情况,包括任务反应时间和正确反应。整个实验设计利用E-prime软件进行编程、程序运行以及数据记录。使用E-prime对所有被试的实验数据进行合并以及初步筛选,随后用Excel函数删除极端数据并计算出每种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间,最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F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出一致性、干扰模式和速度三因素间有显著的三重交互效应(F=4.646,p=0.037)。为进一步弄清三种因素对运动动词加工的影响以及因素间的相互作用,随后进行简单简单效应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分析。以下为本文得出的研究结果:(1)在视觉和听觉干扰两种条件下,发现参与者对不一致的快速运动动词(tf=4.541,pf=0.000<0.05)和慢速运动动词(ts=-5.254,ps=0.000<0.05)反应时间均长于一致的运动动词。(2)实验结果发现,对比实验一的听觉干扰实验与实验二的视觉干扰实验,运动动词的加工有很明显的通道效应。视觉干扰情况下(实验二)快速运动动词(tf=-17.176,pf=0.000<0.05)与慢速运动动词(ts=-15.790,ps=0.000<0.05)的加工时间均比听觉干扰情况下(实验一)的长。(3)听觉干扰条件下,快速运动动词的加工时间并没有明显快于慢速运动动词的加工(t=-1.888,p=0.066>0.05),其反应时结果呈边缘显著。两者之间的加工在视觉干扰条件下的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t=-1.676,p=0.101>0.05)。综上所述,视听跨通道干扰条件下,运动动词的加工存在一致性效应,且听觉干扰信息的抑制不同于视觉干扰信息的抑制,存在通道效应;但运动动词加工没有受其速度特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国家形象品牌战略是一种有意识的资本再生产战略,是一个国家的自我再现战略,旨在通过国家形象品牌建构以积极的方式再现或重塑一国的形象。国家品牌形象的建构,通常有针对国内和国外的两个目标。对国内而言,国家品牌形象建构是为了本民族身份认同,民族凝聚力。对国外而言,国家品牌形象建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经济利益的争夺。本文从国家形象建构理论出发,以威廉和哈里王子的婚礼为研究对
工具类手动词是动词的重要类别之一。国内外研究从具身认知角度对正常人和运动障碍人群加工工具动词展开了一些研究,发现正常人群加工工具动词会激活运动皮层,而运动障碍人群则不会有类似反应。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工具动词的加工研究有所涉及,但是,从二语习得角度对学习者加工汉、英工具类手动词的语义具身效应差异进行探讨的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研究拟从具身认知角度探讨中国EFL学习者加工汉、英工具类手动词的差异,具体研
在高中英语教育中,大部分学校以及老师都只重视学生对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忽略了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中国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较为欠缺。因此本研究从语用身份论的视角下,探索高中生在口语活动中的角色身份话语特征,以及通过口语活动后,是否能提高角色身份构建的能力。语用身份论是在人际语用学下提出来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语用身份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但是对此的研究大多数集中
项目教学法(PBA)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实用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实施项目来习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并不多,且这些研究都只停留在给出教学设计和检验该教学法有效性的实践层面,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去探究项目教学的本质。为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本文将以英文经典选读课程为案例,在体认语言学的框架下提出项目教学法的体认观
在2018年中期选举后,美国国会女议员人数再创新高,127人成功当选。尽管2018年的选举为女性带来了巨大收获,但却进一步凸显了国会女议员人数上的党派差距。在127名国会女议员中,106名是民主党女性,只有21名是共和党女性。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会中民主党女议员和共和党女议员数量大体保持一致,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后,民主党国会女议员数量迅速增加,而共和党女议员数量却是增长迟缓,这使
被动语态是英语中一个很重要的语法知识点,也是语言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内外语言学家分别从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转换生成、系统功能以及认知角度对英语被动语态进行过一定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英汉语言对比、错误分析以及语料库分析等方面,但是未在事件域认知模型的框架下对其生成机制做过深入探讨,将其应用到英语被动语态教学研究则更加匮乏。由于受到传统语法的影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主要注重被动语态的句型
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逐渐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D?rnyei(2005)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主张在语言教学中,外语教育者应将语言学习和学习者的特征相结合,帮助学习者形成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同。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认同感会影响到他们对语用规范的认知,进而影响目的语语用能力发展。同时理想二语自我期待较高的语言学习者对于语用知识的输入会更加敏感,更会注意到目的语的语用层面,并积极地
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五大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影响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因素不仅包括语法及词汇,语篇连贯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了语篇连贯,留下了很多成果,提出了很多相关理论,如衔接理论,主位推进理论等等,也有学者将认知语言学的认知参照点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等运用于语篇连贯的研究。随着教学法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将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大学生英语写作语篇连贯
作为各个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地名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既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地理、语言、社会等内涵,又凝练着各个民族对相关对象的认知。千百年来,中外学者从地理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地名进行了探究,但这些研究侧重于地名的词源、命名特点、文化内涵,对地名背后的命名机制不够重视,且其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缺乏系统的语料支撑。有鉴于此
近年来,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我国不断加强运用新媒体来对外传播中华文化。微信作为新媒体之一,也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微信推文整合了文字,图片,声音等符号资源,建构出了十分丰富的意义,但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对以微信推文形式来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语篇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微信公众号CHINADAILY上关于24节气的24篇微信推文,包括24篇英文文本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