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应用表面肌电技术这种无创伤检测方法,探讨运动员在跑台递增负荷运动中肌电变化特征,并与运动中的心率、血乳酸作对比分析,尝试找出这三者的变化关系,为运动训练监控提供一个新的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9名受试者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运动,全程实时监测并记录股直肌等六块肌肉表面肌电图的变化,同步记录下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及每级负荷始末和运动前后的血乳酸浓度。研究结论:1随着运动负荷的逐级增加,心率、血乳酸浓度、iEMG值出现上升趋势,MF与iEMG与心率、血乳酸浓度水平的变化呈高度的相关关系。在第三级负荷时血乳酸、iEMG值出现明显拐点,所以可以推测肌电值较血乳酸更早反映运动中肌肉活动状况。2随着运动负荷的逐级递增,腓肠肌外侧的MF值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胫骨前肌、竖脊肌、股直肌、股内侧肌的MF值上升,股二头肌的MF值运动初期出现先下降,运动后期上升的变化趋势,而心率、血乳酸浓度随时间递增逐渐上升,可见肌电指标较心率、血乳酸更能反映骨骼肌局部肌肉活动变化特征。3在跑台递增负荷运动中,随着负荷强度的增加,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的iEMG均值逐渐上升,与运动强度呈现线性相关,其中腓肠肌外侧的iEMG均值在运动过程中iEMG值上升,MF值下降,说明该肌肉易疲劳,处于恢复状态。4有4名从事6.1±1.4年田径径赛项目的受试者的竖脊肌的iEMG随着负荷强度增加上升,MF值上升,他们是田径二级运动员,提示在跑步中可以通过加强对核心力量区的训练来使动作技术更为合理。5在跑台负荷运动中,竖脊肌的表面肌电的时频域指标的变化波动范围最为明显,其做功贡献率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也逐渐高于其他肌群,可以推测跑步技术动作中竖脊肌承受的负荷越来越大。6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表面肌电作为特异性良好的非损伤性检测手段,不但能够直观地反映肌肉的收缩活动,还与肌肉组织代谢变化有一定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