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总的来说,中国没有发生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改革所导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动荡。改革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绩效可以概括如下:产出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生产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财务状况发生严重的恶化。中国的国有企业在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越来越成为国家和政府的负担。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是非成败,国内外经济学家莫衷一是。中国过去的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围绕着企业治理和激励制度展开,而没有触及最核心的产权改革。我们认为,管理和激励制度改革确实提高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率,使得中国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下能够继续发展。然而,管理和激励制度改革所能够起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与竞争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且,管理和激励制度改革的效果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逐渐消耗殆尽了。中国国有企业想要走出困境,就必须直面产权改革,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竞争性的产权制度与竞争性的市场制度,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而又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竞争性的产权尤其重要,“多数人的产权”要优于“不清晰的产权”或“少数人的产权”。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有关内容在十年前就已经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然而十年来的进展并不大,国有企业改革仍然仅仅局限于小型国有企业。对于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未来前景,我们抱有谨慎的积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