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密度城镇建成区范围的确定——以1980S珠江三角洲为例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的空间范围不断变化。建成区作为一种城市实体地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中,虽然给建成区做了明确定义,但是这只是给予了原则性的划定,缺乏实际的操作准则,进而造成了所划分出来的建成区缺乏可比性和操作的可迁移性,对后续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1980S珠江三角洲28个城镇的地形图为研究数据,借助GIS软件,运用建筑密度这一指标,采用网格分析法和插值分析法,自动生成不同的等建筑密度线。通过选取合适的等值线来提取建成区的边界和范围,得出了基于建筑密度界定建成区边界和范围的操作细则。具体结论如下:  (1)笔者用数据统计规律证明了建筑密度具备插值的意义和前提。以市中心为缓冲点,以6km为缓冲半径(佛山和广州为10km),200m为缓冲间隔。各圈建筑密度统计数据表明:城市的建筑密度沿着市中心向外边缘逐渐降低,即城市的建筑密度具备空间异质性和自相相关性。  (2)插值方法基于地形图建筑底面积数据,分别采用IDW、Spline(Regularized Spline与Tension Spline)和Kriging四种插值方法。通过对不同插值方法的最优插值结果验证及其所生成的等建筑密度线图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密度最优插值方法为Tension Spline,权重为5。  (3)等建筑密度的选取,即建成区边界的确定,主要是和建成区面积有关。分为三类:建成区面积小于3km2,选25%的等值线;建成区的面积在3km2-12km2之间,选20%的等值线;建成区的面积大于12km2,选15%的等值线。只有当地形和水域对建成区影响特别大的情况下,才会成为提取等值线的主要考虑因素。  (4)1980S珠江三角洲28个城镇的建成区边界可有由三条等建筑密度线进行提取,第一条是15%,有广佛都市圈,深圳,珠海,番禺,顺德,中山,东莞7个,第二条线是20%,有花都,从化,增城,高明,三水,江门,开平,肇庆,四会,惠州,新会11个,第三条线是25%,惠东,惠阳,博罗,鹤山,恩平,清远,佛冈,新兴,台山9个。
其他文献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带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其影响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CO2是温室气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大气中CO2的增多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能源消费
去年入冬始,报业领域因收购、停刊以及业界人士逃离等,寒意渐浓。报网融合问题从口号提出、战略选择,迫近到战术和技术层面。全媒体概念喊了几年,至今内涵和外延均不清晰。报
高海况下海面风场在全球海域所占比例较小,但其在海气之间的热量、动量交换方面有很大的贡献。星载主动微波载荷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空间分辨率、高覆盖度等优势,这对于探测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 LUCC变化研究,因为这对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建三江地区随着激增的人口数量
适应性分析不仅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一种有效分析工具,同时也为探讨城市饮用水系统的人地耦合作用机理-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沿江区域作为快速城市
词汇是英语的最小意义单位,也是英语的基础。初中生正处在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掌握和理解重要的词汇是非常必要的。英语的学习在积累,为此在常规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增加他们的词汇量。本文从学情出发,分析了目前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对词汇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一些急需改变的问题,突出
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尤其是那些经典名篇,其中传承的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更是数代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如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想北平》,读罢总能让人掩卷长思,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老舍先生的故乡,是怎样化作他的汩汩血脉,与其精神性格黏合无间的啊。对于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老舍先生曾坦言:“许多好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
期刊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广州不同类型社区居民对社区休闲认知的基本数据,研究对象是社区内的各种收费和免费的公共休闲设施。内容包括各种设施的收费水平、使用频率、满意度、
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和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的空间活动进行大规模地低成本地观测逐渐成为现实。通过使用地理可视化和统计对LBS人类时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土壤结构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生态系统中综合稳定的环境指示因子一直被众多学者所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