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即大部分金融体系崩溃的风险,是近年来学术讨论的热点话题。这是因为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许多的华尔街著名金融机构均遭重创,有的甚至毁于一旦,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等监管机构对局面也失去了应有的控制力,在金融海啸巨大的漩涡中无所适从。为了究其原因和避免此次事件的再次发生,学者们从金融体系、金融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其中对系统跳跃风险的研究引起了特别的关注,这是因系统跳跃风险是系统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吸取美国次债危机的教训,并从中国金融市场的角度出发,来避免金融系统风险的再次发生,保证中国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对系统跳跃风险的深入研究能给监管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金融系统跳跃风险的研究需要以高频数据和对价格跳跃过程的研究作为基础,而以ARCH模型和SV模型等为代表的低频数据模型不能满足高频数据的建模要求,因此需要有新的方法。Andersen与Bollerslev(2000)对此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度量金融高频数据的波动性——已实现波动率(Realized Volatility,RV)。在此基础上,各种非参数跳跃检验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低频数据相比,高频数据的使用虽然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但是随着抽样频率的增高,所包含的信息会增多,由此而带来的市场微观结构噪声使利用高频数据计算RV和检验跳跃的问题变得复杂化。因此,为了消除市场微观噪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方法来改进已实现波动率,以得到积分波动率的较好估计。本文以经过噪声调整的方差互换检验作为理论方法,利用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至2012年的1分钟高频数据,来识别工商银行股价存在的跳跃现象并考察股价大幅跳跃和宏观经济政策及全球市场之间的关系,以此进一步了解金融系统跳跃风险的特征。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找出研究的空白点,旨在确定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并理清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给出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对目前学术界关于跳跃检验研究方法的综述。开始先介绍了国外关于跳跃检验的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然后对近几年国内有关跳跃检验的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三章分别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双幂变差检验,方差互换检验,市场微观结构噪声和考虑市场微观噪声的方差互换检验的理论方法。第四章进行了模拟实验,分别对双幂变差检验,方差互换检验和考虑市场微观噪声的方差互换检验的差检验、对数检验及比率检验进行了有效性比较。研究发现方差互换检验和经过微观噪声调整的方差互换检验要优于双幂变差检验。第五章以中国工商银行股价的1分钟高频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价的波动性和跳跃现象进行了分析。然后,在识别出股价跳跃的前提下,将这些跳跃现象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的经济事件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中国工商银行股价的跳跃行为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股利政策和全球经济事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进一步研究中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系统跳跃风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