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国务院部署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作,2015年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地下综合管廊,推广运用PPP模式。至此,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被推向高潮。通过PPP模式运作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不仅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供优质管廊产品和服务,还能盘活社会资金,释放民间资本活力和创造力。但是,目前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不完善。价格制定的不合理,调价因素考虑的不完整,有可能导致社会资本难以得到合理回报,政府对项目补贴压力加大,管线单位未获得优质管廊服务。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问题,将是项目成功运作的关键。本课题对国内外有关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模式及投资回报机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以期得到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的解决之道。通过对典型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分析,总结出项目成功运作的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与启示。本课题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利益相关者、项目市场、外界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出了31个项目价格影响因素,研究分析表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以及管线单位/公众作为项目的三大利益主体对项目的价格有着各自的诉求,最终的项目定价应该是一个让三方都满意的均衡价格。同时,项目的价格又受到社会、政治、法律和经济四大外界环境的影响。借助系统动力学中的因果反馈思想,深入探讨了各价格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的,并由此得出了两条关于日常维护费的因果反馈回路。通过以上研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项目价格形成机理。本课题还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项目的可用性资产回报率和日常维护利润率进行了初步确定,并用WACC模型对其进行了修正。其次,设定管线单位为P1,政府方为P2,社会资本方为P3的优先级顺序,根据各方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约束条件,构建出关于入廊费和政府补贴的目标规划模型,从而确定了各管线单位每年应缴的入廊费和政府每年的补贴额度。最后,根据管廊的运营成本和日常维护利润率确定出项目公司每年应收的日常维护费,根据不同的仓体类型,考虑管线单位占用空间比例因素,确定出各管线单位每年应缴的日常维护费。此外,本课题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调价的研究过程中,分别从可用性付费调整和日常维护费调整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关于可用性付费调整,首先考虑了可用性绩效考核对可用性付费的影响,通过调研得出可用性绩效考核的指标并通过专家打分得到指标的各自权重,设定了可用性付费调整公式。此外,还考虑了资本市场平均收益率对可用性资产回报率的影响,当资本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化超过一定限值时,对可用性资产回报率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调整可用性付费。关于日常维护费的调整,首先考虑了管廊运营成本和日常维护绩效考核对项目公司应收日常维护费的调整,运营成本会随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变化,日常维护的绩效考核也是根据调研得到考核指标并通过专家打分得到指标权重,以此设定调整公式,通过项目公司应收日常维护费的调整以此相应调整各管线单位应缴的日常维护费。最后,运用某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实际数据,借助matlab等软件工具,对本课题提出的定价和调价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论表明,本课题所提出的定价和调价方法,符合各方利益诉求,结果有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