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受其自身障碍的限制,普遍存在认知、语言、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缺陷,因而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这种人际交往能力的缺陷使得一些智力障碍儿童采用问题行为的方式作为沟通的一种手段。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这些行为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干扰性,很多一线教师对此却感到非常无奈,他们急需简便有效的行为干预策略。本研究分两部分对智力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表现及功能进行研究,并探讨可供教师使用的有效干预策略。第一部分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七所辅读学校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表现及基本功能做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卷所涉及到的七类问题行为中,智障儿童表现最突出的问题行为有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破坏和冲动行为,其余四类行为的出现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不顺从、发脾气与刻板、肢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行为。其中,课堂破坏行为和发脾气与刻板行为对教师和同伴的干扰性最大。结果显示,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破坏和冲动行为的主要功能为获得教师和同伴的关注;不顺从和发脾气行为的主要功能包括获得关注和逃避任务;刻板行为的主要功能则是获得感官刺激。以功能评估的观点来看,上述功能可以归类为正强化、负强化和感觉调整功能。结果还显示,教师对上述问题行为所采取的干预策略主要有口头制止、言行制止和行为指导,这些策略都在某种程度上为问题行为提供了社会性正强化,使儿童实现了问题行为的功能。第二部分研究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以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破坏和发脾气与刻板行为为主要干预内容,运用积极行为支持方法对三名问题行为较为突出的三年级智力障碍儿童实施行为干预。结果表明,三名案主的问题行为功能主要有获得教师和同伴的关注、逃避学习任务、逃避学业挫折、逃避同伴的负面评价和获得感官刺激等。在干预阶段,研究者主要采取了调整教学策略、培养替代性行为和对行为采用区别强化三种策略对三名案主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干预后,三名案主的问题行为都有所减少。综合研究结果,建议教师采用调整教学策略、改善课堂行为管理技巧、培养替代性行为和对行为采用区别强化等策略来预防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