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评分的作用,评价针刺防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名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每组各31例。针刺组主穴:关元、三阴交(双侧)、子宫(双侧)、血海(双侧),配穴:虚证取足三里(双侧),实证取地机(双侧);假针刺组主穴:背部选取非经非穴刺激点。针刺组予以常规针刺,假针刺组予以非侵入性的假针刺,两组治疗均在每次月经来潮前5~7日针刺,每个月经周期针刺5次,每天操作1次。针刺后,每穴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3次;留针30分钟,期间每10分钟行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3次)手法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周期后,继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记录并评价CMSS各症状持续时间、CMSS各症状持续总时间、CMSS各症状严重程度、CMSS各症状总严重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指标。结果1.基线期两组患者在年龄、初潮年龄、病程、月经周期、行经天数、CMSS评分、VAS评分等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CMSS评分:与基线期相比,针刺组与假针刺组在治疗各期CMSS各症状持续时间、CMSS各症状持续总时间、CMSS各症状严重程度、CMSS各症状总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假针刺组组间比较CMSS评分在随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VAS评分:与基线期相比,针刺组与假针刺组在治疗各期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VAS评分,在随访期针刺组与假针刺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及假针刺均能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症状严重程度、缩短痛经症状总发作时间、降低VAS评分。但在随访期针刺和假针刺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持续时间长,具有预防原发性痛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