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1.通过观察于氏头穴丛刺与常规针刺治疗后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表面肌电及颏舌骨肌运动情况的变化,比较两种疗法的即刻效应。2.通过比较于氏头穴丛刺与常规针刺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 SAS 9.3软件按照 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于氏头穴丛刺,n=103)和对照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观察于氏头穴丛刺与常规针刺治疗后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表面肌电及颏舌骨肌运动情况的变化,比较两种疗法的即刻效应。2.通过比较于氏头穴丛刺与常规针刺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 SAS 9.3软件按照 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于氏头穴丛刺,n=103)和对照组(常规针刺,n=103)两组,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基础治疗、吞咽康复仪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于氏头穴丛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针刺,每周治疗6d,休息1d,以4周为1个疗程。首次治疗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血流速度(Vd)和搏动指数(PI),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仪分别检测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干吞咽和湿吞咽时的潜伏期和振幅,采用超声检测颏舌骨肌的运动位移、时间和速度,评价治疗的即刻效应。治疗后对完成治疗的患者治疗组(n=97)对照组(n=92)采用洼田饮水实验(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改良Mann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 AS A)、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吞咽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变,并于治疗后1个月进行随访,同时结合吞咽造影(VFSS)、TCD、sEMG、超声检测,评价于氏头穴丛刺对吞咽障碍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及吞咽相关肌群运动能力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首次治疗后,TCD检测显示,治疗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s、Vm、Vd均较治疗前提高,PI较治疗前降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椎基底动脉Vs、Vm、Vd、PI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且治疗组提高椎基底动脉Vs、Vm、Vd,降低PI的即刻效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首次治疗后,sEMG检测显示,治疗组患者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干、湿吞咽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颏下肌群振幅较治疗前升高,超声检测显示,颏舌骨肌运动时间明显缩短,运动速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缩短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干、湿吞咽时间,提高颏下肌群肌电振幅,减少颏舌骨肌运动时间,提高颏舌骨肌运动速度的即刻效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完成治疗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WST,SSA、SWAL-QOL、MMAS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与治疗前相比WST评级明显改善,SSA评分明显降低,SWAL-QOL、MMASA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WST、SSA、SWAL-QOL、MMASA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VFSS检测口腔期时间、咽期时间、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TCD检测椎基底动脉Vs、Vm、Vd、PI,sEMG检测干、湿吞咽时间、振幅,超声检测颏舌骨肌运动位移、运动时间、运动速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口腔期时间、咽期时间均明显缩短,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均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Vs、Vm、Vd均明显提高、PI均明显降低,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的干、湿吞咽时间均明显缩短,振幅明显升高,颏舌骨肌运动位移、运动速度明显增加,运动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2.7 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于氏头穴丛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即刻效果与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缩短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及颏舌骨肌运动时间,提高颏下肌群肌电振幅和颏舌骨肌运动速度有关。2.于氏头穴丛刺能够缩短吞咽口腔期、咽期时间,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提高舌骨及吞咽相关肌群的运动能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3.于氏头穴丛刺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KD)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加味参芪地黄汤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病例均来自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纳入64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诊断为Ⅲ期、Ⅳ期糖尿病肾病(DKD),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64例,
目的:观察连草泻痢胶囊治疗泄泻(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对其安全性、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中医药治疗湿热型泄泻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将80例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门诊患者,通过辅助检查及电子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经中医诊断辨证为湿热型。将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至试验观察结束,共计脱落9例,剔除11例,最终完成观察组30例、
目的:观察加味生肌玉红膏对从骶尾部入路部分内括约肌栉膜带松解术后女性患者的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味生肌玉红膏,n=36)和对照组(爱可欣医用抗菌敷料,n=36),进行对比治疗。治疗结束后收集整理数据,使用SPSS 25.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分泌物、肉芽情况
目的:观察“调神畅志法”针刺对PD伴发抑郁大鼠的肠道菌群及cAMP/PK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调神畅志法”针刺治疗PD伴发抑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纹状体双靶点注射法结合CUMS法制备PD伴发抑郁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调神畅志组、普通针刺组、西药组,调神畅志组选取“百会透太阳”、“中脘”、“气海”、双侧“神门”、双侧“太冲”、双侧“三阴交”;普通针刺组
目的: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是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前期阶段,早期识别和干预对痴呆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结构和功能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结合多维度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通过图论的分析方法,探讨VCIND患者脑结构和功能网络损害的中枢效应。同时以三阴交穴为切入点,阐述针刺即刻效应对VCIND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影响以及在认知协作中的关系,寻找VCIND患者认知网络恢复及重塑相关的影像学
目的:1.筛选动脉粥样硬化(AS)差异表达的miRNA,研究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差异miRNA的调节作用;2.探索“温阳益心法”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通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探讨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机制,为温阳益心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支撑。方法:1.模型建立:将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维生素D3腹腔注射、猪油、高脂喂养的方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空白组予普食
目的:探究总结中医诊疗模式内涵、特征、优势及中西医诊疗模式的差异,促进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的传承发展。方法:通过理论与临床研究两方面探讨基于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的诊疗模式。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中医认知生命、健康、疾病的学术内涵。临床研究通过分析导师曹洪欣教授门诊病例,结合相应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符合标准的病例进行原始资料提取,包括患者编号、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诊疗时间、主要症状、舌象、脉象、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VCI大鼠脑组织抗氧化物质的影响,分析针刺是否可以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从而对VCI大鼠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为针刺治疗VC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一:针刺对VCI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形态学的影响选取雄性SD大鼠8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头针组、项针组、头针+项针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双侧颈动脉,模型组制备VCI大鼠模型,头针组在模型制备成功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项
目的:对于痴呆的治疗,始终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课题拟从中医医籍及国内较为权威的学术数据库所记载的中医痴呆古今医案入手,梳理中医治疗痴呆的古今医案情况,呈现大历史观下医家临证诊治痴呆的演变与发展,挖掘整理古今医家对痴呆的病因病机等理论的认识及古今医家对痴呆的诊疗规律和经验,为痴呆的中医临床治疗与科学研究提供借鉴、拓展思路。同时,结合对痴呆古代文献的梳理与中医相关研究的概述,对痴呆的中医药治疗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探究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辩证循经取穴规律,确定治疗方案,设计并实施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一部分采用手工及计算机的方式检索针剌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现代文献,收集近20年国内外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包括下肢运动障碍、下肢感觉障碍、排尿障碍、排便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通过Note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