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日益受到当代人的喜爱,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其中涉及当地村民生计转型的问题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研究还是不够系统全面,现有的研究框架主要围绕着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创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进行。本文着眼于海南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以三亚典型的旅游开发村为案例,探究村民生计转型问题,为三亚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和企业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更好顾及当地村民利益,解决村民生计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议。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青塘村是三亚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代表,是一个正在由传统种养殖业转型为依靠旅游为生的村落。在未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前,和大多数村落一样,主要以务农为主,青壮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辅的传统生计结构。旅游开发后,村民已基本脱离传统农民的谋生形态,加入旅游产业队伍,变成职业工人。村民生计结构发生彻底性的变化,村民拥有了资产的增益,并依托外来资本从事第三产业,改变了务农为主的生计结构。本文通过访谈13名村民和1名旅游开发公司工作人员,运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归纳出“村民生计转型困难”这个核心类属和其它相关类属等8个类属,得出了影响村民生计转型的因素,并围绕核心类属和支援类属构建了村民生计转型的框架。即村民生计转型的实现受到“生计选择变化”和“收入变化”等内部环境制约,也受到“自我能动性差异”和“传统社会关系网”等个体能力差异的影响。“外来资本策略选择”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村民感知”和村民生计转型成效。通过对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是要提高村民技能,发挥外来资本作用。在旅游开发前,应做好村民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村民技能水平,满足旅游开发需要。同时,发挥外来资本作用,合理雇佣本地村民。二是探索切实的开发模式,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方式,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发挥区位优势,找准定位,吸引本地游客。四是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从顶层进行乡村规划,确保最大程度合理利用被征用的土地,做好征用土地的补偿机制。五是引导村民合理使用补偿款,最大程度发挥补偿款应有的作用,使用征地补偿款促进村民生计转型,避免村民因无节制的开支,导致生计出现问题,引发社会矛盾。六是给外来资本参与乡村开发供政策支持,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稳定开发企业投资预期和信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