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蜱是世界上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吸血节肢动物。吸血过程中不但破坏宿主(包括人)皮肤组织造成多种病原体侵染,同时蜱类也是多种极其危险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如伯氏疏螺旋体、粒细胞无性体、斑疹伤寒等。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雌蜱在吸血过程中身体会经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交配完成后,雌蜱体积会迅速增大数十倍,最终依靠大量的血液提供原料和能量来完成产卵活动,因此全面了解蜱类不同吸血期的标志性分子对于分析这一物种特殊的生活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蜱类的重要器官——唾液腺具有特殊的生理机能,可以促进蜱类在短时期内大量吸血,因此解析唾液腺的分子机能对于全面了解并开展蜱类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首次采用高通量第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2500)对饥饿期、交配前吸血期、交配后半饱期和饱血期的亚洲璃眼蜱进行了转录组测序,以期找到不同吸血期蜱类所表达的特殊基因,为全面了解蜱类吸血和交配过程中的生理机能奠定基础,同时该数据作为后期开展唾液腺的定量蛋白质组研究的Database,为全面分析唾液腺的生理机能奠定基础。测序结果共得到16.39 Gb Clean Data,各样品Q30碱基百分比均不小于82.91%。将Clean Data中的Reads进行拼接组装,共得到71586条Unigene。Unigene的N50为2109,预示着基因的组装完整性较高。将这些Unigene与Nr、Uniprot、GO、COG、KOG、KEGG、Pfam七个数据库分别进行BLAST比对,其中在Uniprot库中注释上相关功能的基因数为15414个,同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从“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代谢过程”三方面,来对亚洲璃眼蜱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变化进行描述。最终将这些基因翻译成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作为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Database。通过计算Unigene的FPKM值寻找亚洲璃眼蜱体内的表达基因,并比较同一Unigene在四个时期表达值的高低变化,共发现6448个在四个吸血时期均出现表达量变化的基因。同时利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四个吸血时期的雌蜱唾液腺中所有蛋白质进行了高通量定量研究,用114~117四标iTRAQ试剂分别标定四个吸血时期的雌蜱唾液腺蛋白,结果显示在这四个时期表达量均出现变化的蛋白有617个。通过对结果中差异蛋白的分析,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亚洲璃眼蜱唾液腺的生理机能,以及更深层次的调控机制和部分物质的代谢规律,为研究和探寻蜱类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