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对16-18岁在校女生进行心理测试及月经状况的调查,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人格特征对青春期女性月经的影响,从而为青春期月经病的预防及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对2003年1-12月在校高中女生2000人进行随机抽样,抽取200人进行①月经状况(包括经量、经期、周期、闭经及痛经与否)调查表的问卷调查,依月经状况调查表对调查人群进行分组,即月经正常及异常两组,研究两组人群心理状况及性格特征间的差异.②心理状况测评,采用精神卫生自评表(SCL-90)进行问卷测试,此表共有90个项目组成,涉及评定者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及饮食、睡眠等.通过scl-90系统软件分析,可以概括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组因素群(症状群),应用此表来调查月经异常学生的生理状态是否存在心理障碍,然后应用统计学分析其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和9个因子分,确立两组有无差异性,探讨心理障碍对月经的影响.③个性测定,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 EPQ)进行测试,此问卷是由四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内外向性(E量表)、情绪稳定性(N量表)、精神质(P量表)和掩饰质(L量表).答卷经EPQ诊断系统处理,可了解测试者性格的内外向性、情绪稳定与否,以比较月经病与月经正常女生性格间的差异,探讨性格对月经的影响.④通过各问卷间的相关分析,得出月经病与月经正常人群心理状况、人格特征的不同.结果:月经病发病组在阳性症状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敌对、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等各因子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有显著相关性.精神质(P)分值、情绪稳定性(N)分值高于对照组(P<0.01),与发病呈显著正相关,而内外向性(E)分值与月经病发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309,P<0.01)掩饰质(L)分值与月经病发生无相关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