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其代表作《喜福会》中,沿袭“说故事”的口述文学传统,描写了四对移民到美国的中国母亲与美国出生的女儿在中美文化碰撞中探寻各自身份的心路历程。讲故事作为一种重要的叙述策略,不仅负载了作家独特的写作理念,而且为小说人物提供了思索和交流的方式,揭示了处于文化间际的美国华裔女性在身份构建过程中的内心世界,突出了她们面对生活中的文化对立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本文以分析《喜福会》母亲的“说故事”为切入点,考察讲故事叙述策略的运用与人物身份形成的关系,论证讲故事帮助母女两代人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与矛盾中找到了各自的文化身份。
讲故事作为自我表达的手段,使母亲找到了各自的声音,塑造了她们引以为荣的个人形象,从而在排斥异族文化的美国主流文化语境中确立了自己是谁。通过讲故事,母亲将历史与现实连接,展示了个人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为母亲提供了稳定、连续的意义,实现了在过去和现在的相互指涉中定义自我。母亲籍此获得了精神归宿。她们的叙述无不流露出作为一名美籍华人的自豪感。因此讲故事是母亲建构个人文化身份的途径,它使母亲在异域环境中张扬了自己的民族特性,赋予她们生活的动力。
作为一种交流手段,讲故事为女儿提供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契机,使其以包容的姿态对待不同文化,从而走出身份的困境。在母亲的娓娓叙述中,女儿了解到家族历史以及母亲的智慧和坚强,意识到母亲对自己的良苦用心。故事因此消除了两代人的误解,弥合了两种文化的裂痕,使母女由冲突走向和解。随着母女关系的改善,女儿踏上了通过寻求母亲的故事以寻求文化之根的历程。她们变故事为力量,成功的解决了跨文化婚姻中的问题。倾听母亲的故事使女儿经历了对自身中国血统从竭力否认到欣然接受并加以确认的过程。她们最终认同了母亲,认同了中国文化,重构了作为美籍华人的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