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术期最佳呼气末正压的探索 ——利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个体化设定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nyk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外科治疗是目前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老年患者常伴有肺功能不全,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相对较高。有报道显示,高龄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胸腔镜等外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明显降低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但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生发生率仍有28%左右,主要包括肺炎、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麻醉中对机械通气的优化管理可能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键,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关注的重点。目前,临床常用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使用小潮气量结合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及肺复张手法。合适的PEEP既能使肺泡维持开放,增加肺泡通气量,同时也能防止肺泡过度扩张、降低通气相关肺损伤。老年患者容易发生小气道提前关闭,导致闭合容量超过功能残气量,可发生呼气性呼吸困难、内源性呼气末正压、肺气肿等一系列问题,适当的PEEP对开放小气道,维持肺泡扩张,增加氧合,减轻以上肺损伤非常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PEEP值为5 cm H2O,但对于单肺通气及肺切除患者,固定不变设定PEEP值5 cm H2O是否依然适用尚不清楚。如何在单肺通气期间对PEEP进行个体化的优化设置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选择>65岁的老年肺部手术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ndance Tomography,EIT)个体化滴定PEEP的方法,解决以下3个问题:1.个体化PEEP对老年患者围术期机械通气时的机体氧合以及呼吸力学是否有改善?2.个体化PEEP通气对老年患者肺部手术切除肺损伤标记物(硫酸类肝素、糖胺聚糖)的影响,并探讨肺保护性通气能否降低患者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3.评估EIT法个体化滴定PEEP可靠性如何,是否可以作为床边快速确定保护性通气参数的辅助工具。方法: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嵌套试验设计分为3部分(见Page21试验流程图)。1.选择292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固定PEEP通气组(n=146)和个体化PEEP通气组(n=146)。患者术中单肺通气时采用小潮气量6 m L/PBW(标准公斤体重)联合PEEP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固定PEEP通气组PEEP为5 cm H2O,个体化PEEP滴定组PEEP值通过EIT确定。主要研究终点是术中单肺通气时的氧合指数,此外分析并记录在双肺通气时(T1)、单肺通气0.5 h(T2)、单肺通气1 h(T3)、手术结束时(T4)时的驱动压(Driving Pressure,ΔP=Pplat-PEEP)、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Respiratory System Compliance,Cdyn)、氧合指数(PaO2/FiO2)、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平台压(Plat Airway Pressure,Pplat)、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PMEAN);并在上述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2.选取上述手术结束后进入苏醒室的患者(常规需在苏醒室观察1小时),术毕双肺通气先采用相同的肺复张手法,然后采用潮气量为8 m L/PBW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通气不小于5 min;而后沿用第1部分的分组,在苏醒室中分别采用如下通气方式:固定PEEP组PEEP为5 cm H2O;个体化PEEP组通过EIT再次确定PEEP值。分析并记录在进入苏醒室时(T1)、机械通气0.5 h(T2)、出苏醒室时(T3)时的PaO2/FiO2、Pa CO2、MAP;T1、T2时的Cdyn、ΔP、Ppeak、PMEAN;统计患者在通气期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有无、低氧血症发生率(SpO2<90%),分析比较两种PEEP通气之间的差异。3.选择部分患者按计划实施硫酸类肝素、糖胺聚糖检测,统计术后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1 h、手术开始2 h采取桡动脉血样,检测硫酸类肝素、糖胺聚糖的水平。结果:第一部分260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利用EIT个体化滴定PEEP的过程耗时13分钟左右。术中单肺通气期间EIT滴定的PEEP值(中位数11 cm H2O)明显高于固定PEEP组PEEP值(5 cm H2O)。个体化PEEP组在T2、T3、T4时有更高的PaO2/FiO2(P<0.05);在T2、T3时有更高的Cdyn(P<0.05),ΔP显著降低(P<0.05);个体化PEEP组在T2、T3时,Ppeak相比固定PEEP组显著升高(P<0.05),在T2、T3、T4时,Pplat、PMEAN显著高于固定PEEP通气组。MAP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部分109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研究显示,术后双肺通气期间,EIT滴定的PEEP值(中位数9 cm H2O)明显高于固定PEEP组,同一患者双肺通气PEEP值较单肺通气PEEP值降低2 cm H2O。与固定PEEP组比较,个体化PEEP组在T2时有更高的PaO2/FiO2(P<0.05)和更高的Cdyn(P<0.05);在T2时,ΔP显著降低(P<0.05);平均动脉压、术后拔管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29)0.05);低氧血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个体化PEEP组明显高于固定PEEP组。第三部分研究显示:与手术开始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1、2 h时硫酸类肝素、糖胺聚糖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之间比较,术中1、2 h时硫酸类肝素、糖胺聚糖浓度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1.利用EIT滴定PEEP的方法在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2.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单肺通气及术后苏醒期间,采用小潮气量联合EIT的个体化PEEP滴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改善肺动态顺应性,起到保护性肺通气作用;但对拔管时间、苏醒室期间低氧血症发生率无显著影响。3.肺保护性通气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浆硫酸类肝素、糖胺聚糖无明显影响,对术后并发生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是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之一。目前,关于放射性直肠损伤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课题主要探讨照射后microRNA-122-5p(miR-122-5p)表达变化对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收集直肠癌患者在放疗前与放疗后的外周血,并通过qRT-PCR技术检测血清中miR-122-5p的表达变化;进一步在C57BL/6小鼠放射性直肠损伤模型中验证miR
胰腺癌易早期转移,临床诊断出肿瘤时大多处于中晚期,其预后往往较差,这也决定了早期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性。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分子影像学以分子生物学为研究基础,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分子影像中磁共振与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的研究,可以实现成像方式的优势互补,将有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本研究构建了酶响应型双模态分子探针Fe3O4-HSP-QM,旨在细胞水平,研究双模态成像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目的】本研究基
本研究拟探讨结直肠癌(CRC)外泌体中Lnc RNA HNF1A-AS1对成纤维细胞活化和CRC肝转移的影响。首先,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功能试验,探索不同转移性CRC细胞外泌体内Lnc RNA HNF1A-AS1在成纤维细胞活化和CRC肝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然后,通过体外功能试验和ROC曲线探究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对CRC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CRC血清外泌体内Lnc RNA HNF1A-AS1的临床价值。结果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NCRNAs在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调控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1)用无血清三维立体悬浮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后,采用荧光抗体标记干细胞表面的标志(CD44、CD24),再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
目的 胃癌的浸润性及远处转移导致胃癌患者通常预后较差。炭疽毒素受体1(ANTXR1)是一种I型跨膜蛋白,被认为是炭疽毒素进入细胞的受体之一。先前的研究证实了ANTXR1在多种癌症类型的进展和肿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然而,ANTXR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仍然未知。本研究旨在探究ANTXR1在胃癌中的作用,并阐明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印迹分析,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和免疫组化被
背景: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肺部转移。骨肉瘤化疗耐药的发生导致部分患者预后不佳。目前关于骨肉瘤耐药现象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探寻骨肉瘤耐药机制,逆转骨肉瘤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生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LncRNAs是一类核苷酸数目超过200个,但是缺乏蛋白编码能力的长链RNA,它可以从多个水平对基因进行表达调控,包括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从而
目的:构建SETD8重组慢病毒载体,探讨SETD8在人乳腺癌细胞株中表达对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并观察稳定敲低SETD8表达后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方法在乳腺癌细胞系中建立稳定过表达SETD8的MCF-7细胞株和稳定敲低SETD8的MDA-MB-231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率。采用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WB)蛋白免疫印迹
目的:明确AMH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价值;明确CTX损伤卵巢功能,探讨CTX对卵巢颗粒细胞分泌AMH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CTX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调控AMH的分泌,从而损伤卵巢功能的机制研究。材料和方法:①收集144例接受环磷酰胺辅助化疗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后检测患者血清激素水平(AMH、E2、FSH),并随访患者化疗后月经变化情况。分析性激素水平与月经状态的相关性,对比不同年龄组患者化
目的:分析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患者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相关指标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不同转移模式下的治疗及预后差异。方法:筛选肺腺癌伴EGFR敏感突变病例,收集符合入组条件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期、吸烟史、EGFR基因突变类型
背景和目的:宫颈癌嗜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影响患者手术方式(行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NSRH)的选择,其难点在于目前尚无相应的预测PNI的分子标记物。本研究拟探讨早期宫颈癌PNI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内容与方法:1)首先回顾性分析宫颈癌患者PNI发生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和辅助治疗方式选择的相关性。然后建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