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小麦离体叶段法,通过在室内设置22℃、23℃、24℃、25℃和26℃共5个温度处理,对2008年采自四川、北京、甘肃、河南、河北和湖北六省(市)部分麦区的小麦白粉菌标样,经分离纯化获得的113个病菌单孢堆分离菌株的温度敏感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小麦白粉病菌的温度敏感性测定结果,筛选出不同温度敏感性菌株,分别通过18℃和22℃温度条件下潜育期、侵染几率、病斑日扩展面积和单病斑日产孢量等流行组分研究其寄生适合度。2008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22℃~26℃条件下,病害严重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供试菌株的平均ET50(病害抑制率为50%时的温度)为23.02℃,其中,ET50最高为25.22℃,最低为19.42℃。17.7%供试菌株的ET50高于24℃。不同省(市)的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且不同省市菌株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差异与纬度有着一定关系。研究结果获得温度对此病害的终止阈值平均为26.24℃,并表明自然环境中病菌群体已受到温度的选择压力。对不同温度敏感型菌株的各流行组分及寄生适合度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两温度条件下,温度低敏感型菌株平均潜育期较短;侵染几率随着菌株对温度敏感性的降低而升高,22℃温度条件下,温度低敏感型菌株的侵染几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两温度条件下,温度高敏感型与中敏感型菌株单病斑累积产孢量相差不大,但温度低敏感型菌株的单病斑产孢量明显大于前两者;两温度条件下,温度中敏感型与高敏感型菌株平均病斑日扩展面积相差不大,虽然各低敏感型菌株病斑日扩展面积之间相差较大,但总体上比温度高敏感型和中敏感型菌株日扩展面积大。22℃温度条件下,各供试菌株的寄生适合度低于18℃的寄生适合度,且温度高敏感型与中敏感型菌株的寄生适合度相差不大。随着菌株温度敏感性的降低,寄生适合度升高。对温度低敏感性的菌株在22℃温度条件下的寄生适合度较强,明显高于温度高敏感型和中敏感型菌株。这些结果表明,在两温度条件下,温度低敏感型菌株的寄生适合度总体上比温度高敏感型菌株和中敏感型菌株强。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温度对病原菌群体变化及进化的影响,同时可为小麦白粉病菌越夏范围的划定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对此病害的影响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