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持续增长。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经济总体持续增长的同时,国内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还有扩大的趋势。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鉴于人力资本在以往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需要发挥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一是采取客观、科学的方法测度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准确分析地区间的人力资本水平差异与成因;二是分析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有效途径,以便采取措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本水平的测量方法问题,这是应用人力资本理论进行学术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实证基础。尽管人力资本理论自提出以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但如何准确测量人力资本一直是一个理论难点。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大源泉,但人口资本的测度却不能简单地套用物质资本的测量方法。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本,其生产、积累和作用于经济的过程都难以直接观测。以往的人力资本估算方法在测量人力资本水平时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力资本质量差异的问题。认为所有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相同,将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差异单一归因于人力资本数量的差异。二是人力资本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替代弹性问题。认为人力资本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完全替代的关系,将人力资本总量视为人力资本各组成部分的简单或加权加总。鉴于人力资本度量方法中的问题,本文借鉴并发展了Jones(2014)提出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方法,将人力资本质量和替代弹性纳入到人力资本的计算中。首先,明确了基础层级人力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手段,基于微观数据和计量模型建立了各省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指数体系,系统分析了我国地区间的人力资本质量差异,补充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其次,应用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方法,结合中国人力资本指数项目等数据,对我国2015年各省广义人力资本总量和人均量进行了估算,并对不同人力资本估算方法结果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构建要素解释系数,阐述了广义人力资本估算结果的全面性和效率,并对造成各省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其次,需要解决的是提高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途径问题。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的积累来源于多种渠道,其中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以来,中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较大,加剧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经济发展差距。解决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教育资源的投入总量和结构,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从而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差异,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提升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引入网络远程教育可以丰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提升当地的教育质量,提高当地学生的人力资本水平。相比传统教育形式,网络远程教育传播教育资源的成本更低,有助于快速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实际上,网络远程教育对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的影响很可能是多方面,在传播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课堂体验和学习形式。而这些变化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乃至个人性格等非认知能力产生影响,对欠发达地区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也是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发展了广义人力资本计算方法,丰富了国内关于人力资本度量的理论体系,应用广义人力资本计算方法对中国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了重新度量。探讨科学、客观的人力资本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推进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也可以为人力资本相关政策提供支持。第二,本文基于广义人力资本的度量结果分析了区域间人力资本水平差异,指出教育质量差异是造成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通过更为全面、客观的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法进行人力资本水平估算,不仅可以更为真实的反映区域间的人力资本水平差异,还可以进一步分析造成区域间人力资本水平和经济发展差异的内在原因。第三,在准确分析区域广义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解决区域间人力资本差异过大的途径和方式。基于“双师教学项目”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的共享手段,可以对提高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本水平发挥长效作用。第四,探讨了非认知能力的形成机制,说明网络远程教育对个体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是其提升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另一途径。评估网络远程教育对个体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不仅有助于丰富非认知能力形成机制的讨论,也为区域人力资本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的论述包括七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是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概述,其余各章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三章是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方法框架体系的介绍。主要包括: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方法的由来、主要内容和具体的推导过程,提出人力资本质量的度量方法并计算各省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指数,还分析了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方法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Jones(2014)基于移民工资差异估算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差异的方法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简单的用工资比率代表人力资本质量之比实际上将性别、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都归结为人力资本质量差异,而实际上这些因素并不是人力资本质量衡量的范畴。其次,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差(Sample selection bias)问题,即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质量并不能代表流出地的人力资本质量。如果流动人口具有更高的能力、更强的进取精神,则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高估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因此,本文引入Mincer扩展方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我国不同省份的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如设东部地区省份的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指数为100,则东北地区省份的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指数为92.15,中部地区省份的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指数为90.79,西部地区省份的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指数为85.91。从相关系数的结果来看,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与教育质量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603-0.697之间,且在至少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基础层级教育质量与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四章是各省人力资本质量和广义人力资本水平的估算和分析。主要包括:具体应用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法估算各省的广义人力资本总量与人均量,并基于要素解释系数分析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从广义人力资本总量与效率单元总量结果的比较来看,效率单元总量在各个省份均低于广义人力资本总量。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省份,效率单元占广义人力资本的比率较低,如北京市效率单元只占广义人力资本的24.75%;而在在经济欠发达的东北、中部和西部省份,效率单元占广义人力资本的比率较高,如西藏自治区效率单元可以占到广义人力资本的98.33%。广义人力资本总量和J-F人力资本总量结果的比较发现,J-F人力资本总量倾向于低估人力资本总量较高省份(如北京市)的人力资本,而倾向于高估人力资本总量较低省份(如西藏自治区)的人力资本。从三类人力资本估算方法要素解释系数的计算结果来看,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法的要素解释系数介于64.13%-89.46%之间,J-F人力资本估算法的要素解释系数介于56.46%-85.01%之间,而效率单元估算法的要素解释系数介于34.72%-81.49%之间。这表明相比J-F人力资本估算法和效率单元估算法,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法在度量人力资本水平差异上更有效率,也说明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及其替代弹性是导致省份间人力资本差异的主要来源。第五章是网络远程教育对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的影响分析。主要包括:分析网络远程教育对欠发达地区学生成绩变动的短期、长期影响,并对产生影响的路径进行探讨,从中分离出网络远程教育对于欠发达地区教师质量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双师项目对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的整体影响为正,即双师项目对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成绩表现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从实验班的回归系数来看,参与双师实验班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比对照班学生数学成绩平均提高了0.697个标准差。从更为直观的成绩百分位来看,对于一个数学成绩位于50%分位的学生来说,进入双师实验班学习可以使其数学成绩提高到76%百分位。从半实验班的回归系数来看,参与双师半实验班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比对照班学生数学成绩平均提高了0.259个标准差。从成绩百分位来看,对于一个数学成绩位于50%分位的学生来说,进入双师半实验班学习可以使其数学成绩提高到61%百分位。从实验班与半实验班6期的回归系数来看,双师项目对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的积极影响有随着项目持续时间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第六章是网络远程教育对欠发达地区个体非认知能力水平的影响分析。主要包括:构建欠发达地区个体的非认知能力分数指标体系,分析网络远程教育对不同类型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路径,并对不同特征个体受到影响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从不同非认知能力的维度来看,进入双师实验班对学生外向性和开放性的影响估计系数分别在0.135-0.168和0.264-0.289,且至少在10%的水平下统计显著,如按百分数解释,进入双师实验班将使学生外向性和开放性的得分上升5%和10%;进入双师半实验班对学生开放性的影响估计系数在0.125-0.131,也至少在10%的水平下统计显著,如按百分数解释,进入双师半实验班将使学生开放性的得分上升5%。这表明,参与双师实验班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外向性和开放性维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参与双师半实验班也会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开放性维度产生积极影响。第七章是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主要对论文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区域教育质量、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引入并发展了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方法,建立了基础层级人力资本质量体系。本文引入了全新的广义人力资本估算方法体系,对国内各省广义人力资本总量和人均量进行测算,分析了各省人力资本水平的真实差异,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同时,本文将人力资本水平中的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进行区别分析,提出了人力资本质量的度量方法,并首次尝试建立各省基础层级人力资本的质量指数。第二,分析了网络远程教育这种全新教育形式对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系统的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形式,也将会对接受网络教育的个体人力资本产生影响。本文分析了网络远程教育对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本水平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并探讨了产生影响的机制和途径,对影响的异质性也进行深入分析。第三,探讨了个体非认知能力的形成及其受到网络远程教育等外部冲击的影响。本文以大五人格为测量标准,度量了欠发达地区初中生的非认知能力的水平。并结合网络远程教育的实施情况,分析网络远程教育作为外部冲击对个体非认知能力产生的影响。在丰富非认知能力形成理论的同时,指出了网络远程教育提升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另一条途径。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第一,由于国内流动人口数据上的时间跨度和内容均有限,本文只测算了2015年各省的广义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质量指数。如果可以获得更多年份的数据,则可以建立更为丰富的广义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质量指数数据库。第二,网络远程教育作为新兴教育形式,国内尚无系统统计数据,本文对网络远程教育影响的研究只能基于实地调研获得数据,而由于调研地域所限,部分分析的结果及政策建议向全国范围推广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