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贝那普利比较,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中间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7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选标准:年龄≥18岁,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诊断流程,病史>6个月,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V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49%,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450pg/ml,入院后均给予贝那普利(10毫克/天)治疗,并根据病情给予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类药物等标准治疗药物,病情好转出院2周后随访,排除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及失访患者1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维持原有其余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对照组继续服用贝那普利10毫克/天,实验组停用贝那普利36小时后,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初始每天两次25-50mg口服,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倍增剂量,直至最大耐受剂量。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血压等)、心功能指标(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力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结构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心肌纤维化标志物(可溶性生长刺激因子2(sST2))、药物不良反应(低血压、肾功能损害、高钾血症等)以及随访临床终点事件(心绞痛发病率、心衰发病率、再住院率、心源性死亡率),统计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情况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血压、NYHA分级、心衰病因、合并疾病、用药情况、肾功(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尿蛋白、血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心衰病因、合并疾病、用药情况、血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16周血压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收缩压(SBP)下降≥20mm Hg或血压(BP)<100/60mm Hg无统计学差异(P>0.05);(3)NYHA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16周NYHA分级好转比例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BUN、SCr、eGFR及24h尿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16周BUN、SCr及24h尿蛋白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16周eGFR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1)NT-pro BNP: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pro BNP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16周NT-pro BNP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实验组治疗前比较,实验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16周NT-pro BNP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16周NT-pro BNP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时间越长,NT-pro BNP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2)LVEF: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2周、4周、8周LVEF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16周LVEF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实验组治疗前比较,实验组治疗2周、4周、8周LVEF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16周LVEF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2周、4周、8周两组LVEF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12周、16周LVEF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时间越长,LVEF升高更明显(P<0.05或P<0.01)。3.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耐力指标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16周的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参数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V、LVESV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2周、4周、8周LVEDV、LVESV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16周LVEDV、LVESV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实验组治疗前比较,实验组治疗2周、4周、8周LVEDV、LVESV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16周LVEDV、LVESV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2周、4周、8周LVEDV、LVESV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12周、16周LVEDV、LVESV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时间越长,LVEDV、LVESV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ST2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16周sST2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实验组治疗前比较,实验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16周sST2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16周sST2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时间越长,sST2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6.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7.随访临床终点事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16周,心绞痛发病率、心源性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衰发病率及再住院率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与贝那普利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中间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症状和相关指标。治疗16周,NYHA分级好转比例高于应用贝那普利;治疗2周,NT-pro BNP下降,且随治疗时间增加,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加;治疗12周,LVEF升高,且具有时间效应,应用时间越长,疗效越好。2.与贝那普利比较,沙巴库曲缬沙坦可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中间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治疗16周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明显增加。3.与贝那普利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射血分数中间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治疗2周,可反映心肌纤维化的sST2下降,且随治疗时间延长,改善越明显;治疗12周,LVEDV、LVESV下降,心脏重构改善的疗效显著,具有时间效应关系。4.与贝那普利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降低射血分数中间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UN、SCr、24h尿蛋白,升高eGFR,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肾功能恶化风险,不增加肾功能损害、高钾血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与贝那普利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可降低射血分数中间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但其并未增加SBP下降≥20mm Hg或BP<100/60mm Hg的发生率;治疗16周,实验组患者100mg日两次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患者有16例(34.04%),200mg日两次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患者有29例(61.70%),提示射血分数中间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剂量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安全的。6.随访临床终点事件,与贝那普利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降低射血分数中间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发病率及再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