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徒生是世界上伟大的文学天才,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以童话而名扬世界的文学巨著,至今仍经久不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安徒生研究日渐增多,但对安徒生童话本身的文学批评自八十年代才初露端倪。茅盾认为安徒生童话逃避现实,追求虚空,而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却洞察到安徒生作品中阴暗的一面,认为其令人感到恐惧。当代批评家愈来愈趋向于认为安徒生童话背后有着深邃的精神世界。本文对安徒生20年间写作的15部童话进行考察,通过心理分析以及社会学相关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安徒生童话中的苦难和拯救现象。其结论是,安徒生童话中的角色承受了身体和灵魂上的双重痛苦,通过自我寻求,和女性拯救两种方式获得拯救。本文在“绪论”中对安徒生的中外研究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和梳理,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主题和目的。第一章“生存的痛苦”分析了安徒生童话中的受难者形象。由“痛苦的肉身”和“痛苦的灵魂”两部分组成。对受难模式的阐述为后文拯救模式的探讨做出铺垫。第二章“寻求自我”主要探讨了童话角色通过寻求自我来超越环境,自我拯救的方式,由“自我实现”,“自我欺骗”和“寻求他我”三部分组成。本章藉由N.Alias的社会学理论和拉康的“镜像原理”,分析了《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等几篇著名童话,并加入对安徒生生平的介绍和分析。第三章“女性拯救”分析了通过他人获得拯救的脱离苦难模式,在安徒生童话中这个拯救者通常是女性。本章首先就安徒生童话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总体分析,然后以《母亲的故事》、《野天鹅》等童话作为文本,从母亲对孩子的拯救和女性对男性家人、爱人的拯救两部分分析童话中女性拯救的具体表现,最后运用女性主义和心理分析理论探讨女性拯救这个独特主题与作家本人的因缘。论文在结语中指出,安徒生童话中的角色,像现实中的人物一样承受着生存的痛苦,经历着拯救的艰辛,这种童话和现实的结合,使得安徒生童话超越传统童话,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