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交际学所涉及的人类交际是一门较复杂的学科之一。时至今日,对人类交际研究的深入及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要求将跨文化交际学问题融入其他学科,尤其是语言学各个分支学科。近年来,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把信息结构理论引入语言学领域,将其与交际功能相结合进行研究。根据前人的发现:信息分布对于语言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使其必然具有对于主要运用语言所进行的人类交际产生影响。心理学家梅拉比安(Mehrabian)基于对交往中信息传达的研究,总结出公式:人类信息表达的效果=7%语言+38%声音+55%体态语。这项研究表明人类通常认为的语言信息在实际交际中并未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在交际过程中如何结合信息结构组织语言,并结合信息结构理解句中的交际含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对于信息结构如何通过影响人类语言从而达到影响人类交际的作初步探索。 本文从功能的角度,主要运用布拉格学派费尔巴斯(Firbas)的交际动力理论、韩礼德(Halliday)的信息系统理论、以及普林斯(Prince)对于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的划分为理论依据,分析信息理论在语音、词汇、句法各个层次的实现问题。同时,阐述了香农(Shannon)的“信息论”和切夫(Chafe)等人对于信息结构的研究成果、“信息论”如何由最初的数学领域发展到语言学领域,及其在语言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本文在此基础上将信息结构理论应用于对语音、词汇、句法中信息分布的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后置句中的信息结构在存在句中的分布引起有效交际与不适当交际的话语,并且应用交际动力分析了存在句中的不同信息所产生的不同交际效果。同时揭示了信息和语言一样也具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深层信息和表层信息分别与人类认知及人类语言结构相关。 本论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理论方面:本论文对信息论进一步的阐述、从信息结构的角度分析语言交际的有效性,扩大了有效交际研究的范围。实践方面:此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交际中,使用语言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处理,以达到提高交际有效性的目的,对商务、教学、医疗等的交际过程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