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探讨糖尿病足中医常见辨证分型——脉络瘀阻证、湿热毒盛证、气阴两虚证与患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足的中医证型与患肢动脉血流动力学之间的相关性,阐释其相关性的形成机制,探讨患肢动脉血流动力学用于评估糖尿病足的临床意义,为本病的辨证分型提供统计学优化指标和指标辨证依据,以期指导临床,促进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规范化发展。 研究方法:制定统一的临床观察表,将符合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健康自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的平均流速(TAMX)、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动脉内径,从中找出血流参数变化最为明显的动脉,然后再将60例糖尿病足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其进行辨证,分为3个病例组:脉络瘀阻组、湿热毒盛组、气阴两虚组,探讨患肢动脉血流动力学与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使用SPSS13.0软件。 研究结果:共收集糖尿病足病例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0-80岁,平均64.13±7.47岁。糖尿病足下肢各动脉血流参数同正常对照组存在差异,其中足背动脉的TAMX、PSV、EDV、D明显减低,PI、RI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股总动脉、胫后动脉RI、腘动脉的PSV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各动脉的TAMX、PSV、EDV、D有减低趋势,PI、RI有增高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型方面,糖尿病足3证型的足背动脉血流参数均与正常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以气阴两虚组最明显,它与脉络瘀阻组比较(P<0.05)和湿热毒盛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来说,在中医常见证型中,气阴两虚组足背动脉在糖尿病足的血流参数变化中最有意义。 结论:糖尿病足及其中医常见证型与患肢的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足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表现为各动脉血流速减慢,阻力增高,动脉内径变窄,其中尤以足背动脉变化最明显。在糖尿病足中医分型研究中,以气阴两虚组足背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最有意义,与证型的相关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