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端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教师知识研究,经过30年的努力,揭示了有效教师应该具备知识的构造和特征,尤其是揭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人性、情境性、隐性,甚至包含教师信念和价值观等特征,由此开启了“教师学习”、“学习教学”和“学会教”的教师研究新时代。教师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研究涉及到众多领域以及领域的交叉。如学习研究、教学与教师知识研究、职前教师教育研究、初任教师引导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教学文化研究。笔者在系统查阅了国内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国内研究主要从教与学的哲学视角出发的思辨的研究居多,这种研究范式,缺乏实证作为基础,得出的结论也缺乏实效性,缺少可操作的技术知识,因而,很难用于指导实践和教学自我发展的脚手架。为此,本研究决定从教育技术学领域出发,采用教育技术工具和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开展科学的考察,试图建立科学的教师学习传承性理论,以便未来能够提供可操作的技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实证性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学知识。 本研究以社会认知主义理论为视角,采用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框架,作为开展实证研究的理论指导。实证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探索文化对教师学习产生的影响,以及探索影响教师学习传承性的因素。其中文化对教师学习产生的影响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教师学习传承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选取4名不同教龄、不同教学水平、持有不同学习习惯、对学生和教育持有不同态度、不同性格的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定量研究中,利用调查问卷获得的定量数据,采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定性研究中,通过访谈获取语音资料,转录获取文本资料,采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处理数据和构建理论,对教师学习传承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在教师“学习教学”的3个阶段: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及持续熟练阶段中,在职前阶段,教师主要通过学徒观察法来获得教师技能,以对学习者和教学过程开始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入职阶段,教师主要通过坊间学习法来增加对学生、所在学校和社区这些更大范围的情景认知,并知道如何在这种情景中进行教学。一旦,他们变得更加有经验,但他们的教学实践还未稳定时,他们会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基础,并开始朝着自我完善和担任学校领导角色的方向加强自己的地位。教师学习的传承性表现在利用自己的经验理解他人的理论和方法,再改变自己做法;这种改变要依靠背景、情境、社会文化适应,这就是教师学习的本质。 影响教师学习传承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同事关系、教师信念、教师职业性向、社会教育文化、教师工作量、教师学习风格、反思实践、教师工作环境,这7个因素均与教师学习传承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