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力的中心在城市,发展的动力在城市。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突出地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不仅改造着经济领域,而且改造着社会领域。经济改革所形成的社会非单位化,改变着传统的国家管理的微观基础,社区建设成为化解社会问题和衔接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的中介环节。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城市稳定与发展和整个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城市社区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问题。文章认为,在城市社区这个微观的社会环境下,有着不同的社区组织和权力主体发挥着作用。如此众多且性质不同的社会权力共同作用于社区,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依照规则所设定的程序运作,否则就会杂乱无章,建立和完善社区权力运行机制并使之法治化是社区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
在研究径路上,一是从宏观层面考察城市治理从“单位”走向“社区”的结构性交化,探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的政治社会基础;二是从中观层面考察社区组织内外的权力关系体系;三是从微观层面考察各地社区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探讨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向。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两个层面,三个维度。两个层面是内外两个层次,即社区组织与外部政府间、社区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三个维度是政府组织与社区组织的权力关系、社区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社区居民与社区组织间的关系。
全文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部分:序论、主体、结语。
第一个部分为论文的序论。它简要阐释了本文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及重要概念,并检视了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资料来源、基本思路、篇章结构及创新点。
第二个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从第一章到第六章。
第一章历时态勾勒了不同时期城市基层管理机构变迁过程,叙述了保甲制、单位制、街居制、社区制四种不同的城市社区组织形态,扫描了现今城市基层组织结构的状况,剖析了多维架构下的社区权力网络的构成及权力来源。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行政权在城市社区中的行使。在详尽描述“武汉江汉模式”产生的路径、主要内容、价值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作用的发挥,指出其有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即规划启动作用、动员引导作用、支撑维持作用、规范协调作用;同时政府在社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等失范作为。最后,探讨了政府在社区权力的合理行使的限度及方式。
第三章分析了社区居委会的角色与功能。在列举了社区居委会日常所承担的社区事务项目及来源的基础上,指出社区居委会扮演代理人与代言人的双重角色,以及存在行政化的趋势,分析了行政社区的形成逻辑,指出了其不足,并探讨了突破困境的路径选择。
第四章探讨社区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的权力主体在社区的权力配置及权力行使。剖析了加强社区党建的社会背景,介绍了各地社区党建的实践,并探讨了党的领导权与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权的关系。
第五章分析了社区民间组织作为行政权边界外的自组织其存在与生长的宏观及微观背景,通过实证调查描述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社区民间组织的角色与定位,重点探讨了社区民间组织与政府及社区居委会的关系。
第六章主要探讨了社区居民的参与行为。通过对公民社会理论的阐释,指出公民社会是社区治理结构得以真正实现的基础,要形成真正的社区治理离不开居民的参与。文章还介绍了社区选举、民评官、社区论坛等鲜活的社区居民参与形式。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描述了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剖析了社区居民主动参与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结语。在对前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本文的局限性及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做了反思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