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引起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根据―推-拉‖理论,引起人口流动的作用力分别来自原住地推力与流入地拉力,其分别对城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进而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进行全面社会改革背景下,推动人口的有序流动,适应城镇化水平的相应提高,对于协调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首先,分别从省、市两级分析中国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联;其次,从省、市两级分析城镇化的空间格局、空间关联和空间演变特点,最后,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人口流动率与城镇化的空间耦合性,空间Durbin模型和GWR模型从空间计量角度衡量流动人口的城镇化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从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看,省、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其中,省级流动人口空间分布表现为高流入规模区呈条带状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低流入区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高流出区范围有所扩大,低流出区范围缩小;省级流入率表现为―两边高,中间低‖,流出率表现为―中间高,两边低‖态势。地级流动人口,以―胡焕庸线‖为界,其东南半壁流入人持续增加,西北半壁基本不变;高流入区主要集中在三大城市群和重要省会城市,低流入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外围和―胡焕庸线‖西北半壁;高流出人口区与高流入区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整体成互补关系,低流出区与低流入区在―胡焕庸线‖西北半壁基本一致。(2)从流动人口空间关联看,省级人口流入率存在集聚特征,流出率略呈―核心-外围结构‖,地级流入人口热点区范围小,流出人口热点区范围大。省级流入人口高值和低值类型分别分布在东部沿海和内陆,且呈现出核心区扩大,外围区缩小的态势;地级流入人口的热点区扩大,冷点区缩小,流出热点区由―多核心‖变为―双核心‖,冷点区分布在―胡焕庸线‖西北壁。(3)2000年中国城镇化整体较低,差异显著,呈现出一定的规模等级,2010年城镇化有了较大提高,高值区扩大,低值区缩小。其中高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内陆地区省会、区域型城市,低值区分布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外围;城镇化增长幅来看,高值区呈现东密西疏,低值区分布较零散,年均增长率高值的单元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及流出人口较多的农业地区。(4)2000和2010年只有流入率与城镇化的双变量Moran’I值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高-低类型区和低-低类型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而低-高型主要位于东部发达地区外围。空间Durbin模型结果表明省际流入率和流出率对所有省的城镇化具有正向影响,GWR模型显示流入率对城镇化的回归系数全部为正,呈现自西向东递减,流出率对城镇化的影响全部为负,呈自东北向西南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