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近几十年里是一个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国家。在激烈社会变迁中,中国老年人的至尊地位正在不断被弱化,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不容乐观;而学界以往对老年群体的研究,常常将老年人视为社会负担来探讨解决老龄化问题。2002年,第二次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提出"积极老龄化"理念,老年人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老年人被认为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积极贡献者。为此,在"积极老龄化"理念指导下,笔者选取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和养老问题的研究发现,教育与养老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而提出"教育养老"概念,认为教育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理念与养老方式,它通过政府鼓励、支持和引导老年群体参与各种不同层次、内容与形式的教育文化活动的途径,实现老年群体养老生活的愉悦与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老年人养老质量的全面提高。教育养老的研究是老年教育研究的新内容,它赋予了老年教育全新的价值和使命,为破解中国日益加剧的养老精神生活困境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探讨教育与养老问题,思考如何将老年教育与养老保障有效地融合,研究内容聚焦于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上。论文框架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内容包括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等。第二章中国教育养老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渊源,分析了中国古代"尊年敬德"文化传统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规范、社会政策的制定等,从中探寻中国古代教育与养老融为一体的历史渊源,进而构建了教育养老概念。第三章中国教育养老现状的实证分析,主要从老年人养老现状和老年教育发展现状两条主线展开分析。第四章中国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论证了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政策渊源与现实意义、教育养老制度的属性与功能以及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原则与目标等,探讨了教育养老制度体系的内容要素及其相关性。第五章中国教育养老制度实现的路径选择,分析了教育养老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从政府、社会和老年个体三个层面研究在教育养老实施过程中如何使教育与养老有效融合的具体策略,并对教育养老制度建立的组织运行管理和实施方案规划做了详细论证。本研究通过历史探源与现状调研、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主要得出以下一些观点:其一,中国古代从先秦时代开始,就形成了重视尊重老年人的文化传统,随着"尊年敬德"和"孝"文化的发展,老年人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西周开始形成了尊老敬老的社会良俗和国家系列尊老制度,如中国古代的"王杖"、"三老五更"等制度的建立,以及"养老于庠"优良传统的形成等,使教育与养老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二,中国老人的养老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养老精神生活状况普遍堪忧。中国老年教育经历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老年教育在各地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如成都芳草街道的"3+N"模式、深圳市社区养老服务"社工+义工"模式等,这些模式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成功经验对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三,教育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理念与养老方式,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教育养老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路径的选择;而教育养老制度的最终实现,要以政府为制度责任主体,以完善和创新老年教育为主要内容,将老年教育、学校教育与养老制度有机融合。其四,教育养老制度设计应遵循公共政策的属性,坚持整体性设计原则、多元差异化原则、公平普惠性原则和兼容可行性原则,要能够促进老年人终生全面发展和养老生活质量的提升。教育养老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责任主体,构建教育养老组织管理机构,培养和开发教育养老专业人才,筹集和管理教育养老经费等。教育养老课程设计是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总的要求应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生活掌控能力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并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和奉献社会。教育养老课程内容应根据老年人养老生活的不同阶段及其生理心理特点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如为养老做准备的课程、学会角色适应的课程和实现生命自由超越的课程等。其五,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教育养老如何实施,要从政府、社会和老年个体三个层面探讨实施的具体实现路径。教育养老实施需要借教育和养老发展之力及其有效融合;教育养老实施也要明确实施主体,实际运行应做到组织管理有效;教育养老实施应走渐进式道路,分步分阶段实施,最终实现教育养老制度的全面推广;教育养老实施的理想是使每一位中国老人从制度实施中公平受益,促进中国老人养老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养老保障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选题和立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教育养老概念的提出、从研究教育出发探讨养老问题的研究思路,以及教育养老制度设计和实施路径研究等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但是,由于笔者学识和能力的局限,研究中对教育养老制度设计和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考量不全,对中国教育养老未来如何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也正是基于这些研究缺憾和不足,使笔者清醒地认识到,对教育养老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困难需要与学界同仁一起努力,共圆老年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