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小学课程IPC课程模式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ellya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地探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人才。国际小学课程(IPC)作为十分出色的国际课程,在21世纪初期在众多国家得到认可和应用。国际小学课程在创建之初至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模式。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国际小学课程模式的演进历程、IPC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进而总结其课程经验,提出对我国课程发展的启示。全文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以IPC课程模式为研究对象的理由和意义。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 IPC课程的演进。在课程内容统整与开放、课程立足于学生发展和课程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的推动下,其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初创期、完善期和蓬勃发展期四个阶段,在演进的过程中呈现出时代性、普适性与开放性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 IPC课程模式基本框架。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部分进行阐述。在课程目标上,IPC课程模式致力于探索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级目标,注重层次性和阶段性;在课程内容上,以“主题学习单元”形式串联多学科内容,螺旋式呈现课程内容,强调综合性;在课程实施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明确的学习步骤,同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学习过程;在课程评价上,则突出体现了技能评价的重要性,建立了教师评价量表和学生评价量表。第三章通过呈现案例学校Nexus学校在三个不同阶段,IPC课程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学习单元进行分析来探究其具体实践。具体选择以在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实施的不同主题单元为例进行研究,从背景导入、主题设计和学习评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凸显出IPC课程在不同阶段的特点。第四章对IPC课程模式进行思考。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整合、实践和创新的价值取向,并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自身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建议: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课程决策力;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提升课程整体设计;融合国际理解教育,发展学生多元思维方式;鼓励转变教学方式,培养终身学习者。在现代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逐渐出现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同时众多国家开始探索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结合。因此,深入地研究IPC课程模式,分析其内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进而对IPC课程模式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为我国小学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促进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贫困问题困扰全球,在世界范围内解决贫困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存量低下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贫困问题的根源,解决贫困问题就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同样面临着人力资本的挑战,中国已经普及了多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上学“量”的问题,而对于提升“质”的问题,比如提升农村地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等,还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过渡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出现了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丧失。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流域作为水资源的汇集区,其生态系统服务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是当前的生态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关于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流以及生态补偿的研究不够深入。具体表现为:首先,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
波兰尼基于“我们所能言传的远远少于我们所知道的”这一著名命题率先提出了隐性知识,更新了大家传统的知识观念,使人们开始关注深层次的隐性知识,在教育界亦是如此。生物学中不仅含有名词与概念等显性知识,还涉及到了方法的习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认同等隐性知识。随着时间的久远沉淀,生物科学名词、概念等显性知识大部分会在脑海中渐渐消逝,被学生所遗忘;但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方法、能力、理念、价值观等隐性知识会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更加凸显民族性和人文性。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强国”理念的倡导之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国家整体发展方面彰显了优势。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承担着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科学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兴媒介的不断涌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诸多冲击与挑战。为此,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
随着我国对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日益重视和推进,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跟上这一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并在词汇教学方面做出相应改进的挑战。同样,英语学习者也应该根据情况调整学习方法。尤其是词汇学习,长期以来一直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头疼的问题。遗憾地是,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总是以死记硬背为基础,主要体现为连续的口头或笔头重复的形式。中国的英语教育者们一直在寻找其他方法来改进这一方法,试图探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快、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来诸多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以旅游形式达成了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的统一,且旅游活动的实现是游客、社区居民、政府、旅游企业等多主体共生的结果。社区居民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者与传承者,成为核心共生主体,维持居民与其他主体的共生因素对社区多主体和谐共生、遗产资源价值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社区居民改变原有生存方式,与游客、政府、旅游企业的共生引起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并随之产
由动词和小品词构成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词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短语动词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极大地增加了英语学习者习得的难度。所以当前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习得短语动词。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语义、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短语动词做了研究,并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前人研究的小品词呈现出单一性,而且之前的研究为了实验便捷其目标短语动词大部分选自字典等资料而非课本,因此与实
太统山民间信仰在当地具有浓郁的信仰氛围,信仰活动丰富,一年三次的南海观音菩萨庙会是太统山最大型、最隆重的信仰活动,信众多时可达上万人,在朝山祈愿活动中还包含着多种民俗音乐类型。本文以太统山民间信仰为研究对象,以信仰核心区域“五大社”为研究范围,以南海观音菩萨庙会为切入点,以菩萨庙会仪式中涉及的民俗音乐为研究重点。本文采用民族志描述、分析、阐释三步走的书写方式,通过太统山民间信仰分布格局与太统山民间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最佳优化组合的能力,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影响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在突破传统的“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方面具有极大的现实挑战。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小学教师,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以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等为指引,采用文献分析、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理
新课改以来,国内开始重视并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本研究将课外阅读与语文深度学习结合起来,并调查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有利于填补语文学科和深度学习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也是对新课标提倡的课外阅读学习的积极响应。本研究在考虑国内外其他学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讨论了语文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在几种理论视角下的语文深度学习理论,并阐明了课外阅读通过对知识的拓展、应用、联系、反思作用于小学高段语文深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