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色土是我国主要的耕作土壤类型之一,具有土层浅薄、表土松散、易侵蚀、有机质含量低等特点。宁化县是福建省紫色土最集中的分布区。油茶是宁化紫色土区的重要油料作物,茶油收入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传统的油茶园耕作管理模式多为顺坡种植,加之人为的除草、铲地、松土,林下灌草盖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水土流失,进而使得油茶园紫色土肥力差,油茶生长不良。因此,探索高效合理的紫色土油茶园调控模式是当前油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福建省宁化县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为研究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有机肥+黑麦草+复合微生物肥料+圆叶决明(T1)、复合肥+黑麦草+圆叶决明(T2)、复合肥(T3)3种调控措施,以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的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调控措施下油茶园紫色土理化性质及化学计量特征、油茶生长特征等,探讨油茶生长特征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改良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紫色土油茶园调控措施的选择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期间T1、T2的土壤含水率高于T3、CK,尤其是在2018年6月-9月的差异较为明显;在紫色土油茶园间种圆叶决明能有效保持油茶园土壤水分。(2)试验开展1年后,T1、T2、T3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较试验前提高56.26%、42.81%、34.69%,T1的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CK。试验期间不同调控措施下土壤全磷、全钾变化不显著。2018年3月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以T3最高;2018年4月-10月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以T1、T2较高,且T1、T2间差异不大。T1、T2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在2018年4月、10月出现2个峰值。与试验前相比,试验1年后T1、T2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明显提升。可见,在改良土壤养分方面,有机肥+黑麦草+复合微生物肥+圆叶决明、复合肥+黑麦草+圆叶决明措施效果较优。(3)试验期间不同调控措施间土壤全量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较小。而不同调控措施间土壤AN/AP、AN/AK在各时间上总体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T1、T2、T3总体上低于CK。显然,有机肥+黑麦草+复合微生物肥+圆叶决明、复合肥+黑麦草+圆叶决明、复合肥等调控措施能促进土壤速效氮与速效磷、速效钾养分间的平衡性。(4)各调控措施下紫色土油茶园油茶生长特征明显变化。试验1年后,油茶树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冠幅增量、新梢长均表现为T1、T2、T3显著高于CK的特征(P<0.05),T1、T2、T3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冠幅增量、新梢长较CK分别高出209.52%~298.29%、132.63%~174.57%、75.19%~98.90%、42.47%~57.92%,且T1、T2、T3间差异不显著;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片含水率、叶鲜重、叶长、叶宽均为T1、T2、T3显著高于CK,叶干重T1显著高于CK,叶形指数T1显著低于CK,叶片干物质含量T1、T2、T3显著低于CK(P<0.05)。可见,有机肥+黑麦草+复合微生物肥+圆叶决明、复合肥+黑麦草+圆叶决明、复合肥等调控措施能促进油茶树的生长。(5)各调控措施对油茶叶片的氮、磷、钾含量有显著影响,对油茶叶片的碳含量影响不显著。试验开展1年后,T1、T2、T3的油茶叶片氮、磷、钾含量均较CK有显著提升;C/N、C/P均表现为T1、T2、T3显著低于CK,N/P则呈现T1、T2、T3显著高于CK的规律,而C/K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油茶各项生长特征指标大多与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叶片的碳含量的相关性均较小。不同调控措施下油茶叶片氮、磷含量与钾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6)各调控措施下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容重、全氮、黏粒、全磷含量对油茶树生长特征的影响显著(P<0.05),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容重、硝态氮、全氮、铵态氮含量对油茶叶片生长特征的影响显著(P<0.05)。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油茶生长的关键土壤理化因子。油茶叶片磷含量与速效磷含量,油茶叶片钾含量与土壤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