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反应性对外伤后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重型颅脑伤所致昏迷患者的脑电图反应性(electroencephalographic reactivity,EEGR)进行研究,对其结果进行目测和定量分析,检验两者在预测昏迷患者后期康复程度的作用,以探讨脑电图反应性的定量分析在准确评估重型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66例重型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的患者进行研究,运用美国尼高力128通道台式长程视频监护脑电图仪,在入院(受伤后72小时内)、1w、2w、3w及4w时分别对患者进行(脑电图)EEG检查,每位患者于EEG记录平稳后对其行疼痛(针刺双侧合谷穴)、声音(在病人耳边大声呼唤病人姓名1分钟)、光(依次为2、4、6、8、10、12、14、16、18、20、25、30、1、3Hz的光,刺激时长10s,间隔时长10s)刺激,观察刺激前后EEG背景活动的变化(即EEGR)。对EEGR采用目测和定量两种方式进行分析,并对EEGR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及给予外界刺激因素下所引起的绝对功率的变化(PC值)进行观察和分析。用卡方检验对目测反应性进行检验。同时分别对各预后分组中不同时间监测点的绝对功率的PC值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其差异。并对不同脑电图反应性分组中脑电图的持续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及意义。  结果:  一、EEGR目测分析1.目测反应性阳性表现:给予刺激因素,EEG一侧或双侧背景活动出现慢波增多伴或不伴电压变低(大于等于10μV)。2.痛刺激引起的EEGR的阳性率(44%~56%)高于声刺激(10.17%~16.67%)和光刺激(0%~13.33%)的阳性率(p<0.05)。3.EEGR对昏迷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准确度分别为:入院时77.27%,1周76.27%,2周86.53%,3周91.11%,4周88.89%。4.10位患者在接受8Hz、10Hz光照时出现O1-2导联节律同步化,半年后有半数患者清醒。二、EEGR定量分析1.EEGR表现为:痛刺激后EEG绝对功率减低,以δ、θ频段的减低较为显著。2.在各时间监测点,预后良好组的EEG绝对功率的PC值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结束时,整个监测过程中反应性一直阳性(即呈现A趋势)的预后良好率是82.6%(95%置信区间61.22%-95.05%),反应性由阴性转阳性(即呈现B趋势)的预后良好率是62.5%,反应性一直阴性(即呈现C趋势)的预后不良率是90.9%(95%置信区间70.84%-98.88%),反应性由阳性转阴性(即呈现D趋势)的预后不良率为100%。  结论:  1.脑电图反应性分析可较好的预测重型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预后;2.脑电图实时监测时,选择外伤后三周左右时进行监测对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度更高;3.脑电图的持续动态检测,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预测率。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在光感受器细胞特异表达的视紫红质启动子(rhodopsin,Rho)驱动的大鼠视锥视杆细胞同源盒基因(cone-rod homeobox,CRX)为目的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V-Rho-EGFP/CRX,研究
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3D-pcASL与DSC灌注成像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磁共振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 dimens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04-01  初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承前启后,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初中教育界正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德育工作力度。我国初中教育要求广大初中学校在德育过程中要根据具体需要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班主任是一个集体中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质的主要负责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组织工作。高中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压力重重的高中生,这一时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叛逆性较强,压力也比较大,很容易引起突发状况,因此高中班主任身上的责任可是相当重大。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行,对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深一层的期望要求。为此,高中班主任应将“以学生为本”作为出发点,进行民主性班级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进行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06-01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活力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