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退化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热点。土地退化既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目前我国尚缺乏从社会经济角度对土地退化进行研究。 土地退化的作用对象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土地退化的形成具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土地退化产生的危害主要是一种对社会经济的危害。因此,土地退化也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土地退化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要求我们从社会经济角度研究土地退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本质和特性,把握土地退化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规律,形成土地退化防治正确的社会经济理论和指导思想,进而提出防治土地退化的有效社会经济对策。 “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正是在上述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成因。土地退化既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土地退化的形成既有自然生态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是一个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相联系,以人为活动为诱导因素,以潜在的自然因素作为其发生发展的基础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过程,是人们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客观地分析土地退化的杜会经济成因,探讨土地退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形成机制,如人口压力(人口增长与农业扩张)、市场失灵(利益冲突与制度障碍)、政策失误(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政策取向)等对土地退化作用的基本过程或作用机理,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土地退化的产生、发展的社会经济规律,从而为土地退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后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命运不可避免地与自然环境状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土地退化对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国民经济(农业、水利、交通和城建等)及生态环境(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诱发自然灾害、人民健康)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严重的土地退化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已构成了环境灾害,其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负面影响已远远超过一般自然灾害,对我国有特别严重的危害,这种危害性目前是经济性的,最终将是社会性的;土地退化的后果具有生态经济性质,既表现为较为明显的直接损失形式,也可通过较为复杂形式反映出间接和潜在的风险。只有提高对土地退化社会经济后果严重性的认识,才有可能树立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社会意识。 3.土地退化微观经济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为了应付土地退化的挑战,需要制定各种土地退化防治的对策,而这首先需要从定量水平上把握各个地区已经发生的土地退化事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损失,并尽可能与土地退化的技术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是土地退化微观经济评估的问题,具体包括评估原则、指标体系、方法和模型、经济评估与技术评价的结合途径。 4.土地退化宏观核算的理论和方法。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土地资源的退化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对土地退化进行宏观经济核算,以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在二十一世纪向持续发展转变的一项重大举措。土地退化宏观经济核算包括土地退化的宏观经济成本核算,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土地资源辅助核算,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建立起土地资源社会再生产的经济补偿机制。 5.土地退化防治的社会伦理意识。开展土地退化防治并永久保持一个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系统都需要以提高全民的土地利用伦理(Ethical Land Use)意识为前提;土地利用伦理的研究包括其内涵和社会意义,我国传统上地利用伦理观,现代土地利用伦理学的发展,土地利用伦理选择的现实环境,土地利用伦理的运行机制等。 6.土地退化防治的立法与行政。人类活动总是在广泛的制度框架内进行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经济和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防治土地退化会面临各种利益的冲突,需要立法与行政来解决个人和社会利益产生矛盾的问题;土地退化防’治需要充分发挥立法与行政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立法与行政现状的分析评价,提出不断完善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职能措施,使防治,行动得以有序的组织、引导、执行和调整。 7.土地退化防治的成本效益分析。土地退化防治的成本效益分析是对土地退化防治方案或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价,为投资决策和政策制订提供依据。根据分析的角度不同,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分为财务分析和费用效益分 2析。财务分析是从某个经营者角度出发,分析某个具体方案或项目对其本身收入支出的影响,即能否赢利;费用效益分析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方案或项目对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二者出发点不一致,在评价方法、内容和目的上存在若干区别,如财务分析只考虑经营者自身的直接收入和支出,不考虑由经营者行为引起的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