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为收集提取、加工分析海量数据提供了基础,部分商业银行和互联网电商巨头已开展了多种业务尝试。招商银行推出的“闪电贷”,以客户通过招行进行交易的数据为基础,参照第三方数据作为授信和定价模型,实现消费贷款申请、审批、签约和放款全流程系统自动化处理;工商银行近期宣布成立网络融资中心,把个人信贷业务从原来的专业化管理转为标准化管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发展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纯线上的消费贷款业务。阿里旗下蚂蚁金服的“花呗”产品,根据消费者网购情况及支付习惯等因素进行评估,通过大数据运算和风控模型,以旗下芝麻征信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为授信依据,在线授予用户消费贷款额度;腾讯旗下微众银行开发的微粒贷,以腾讯收集的即时通信、电商交易、社交关系链、游戏行为数据为主,结合央行和第三方等多维度数据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信用得分并作为授信的依据,实现消费贷款产品在线审批决策,实时放款的业务模式。迫于非银行机构网络贷款的竞争压力,同时也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对银行经营的影响趋势,国内各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运作将会逐步从线下走向线上,推进无纸化、电子化、网络化,线上线下结合的融资服务模式将成主流。作为国内五大银行之一的A银行也不例外地加入了互联网金融的大军,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设计研发了C产品在线平台,真正做到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放款及线上还款。作为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之一,B公司2013年8月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基于互联网的B2B在线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通过连接上游手机终端供货商和下游代理商(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手机及相关卡号、合约的商户)的在线交易,重构通信产业链,实现了全流程、全渠道产业互联网化。2014年5月初,A银行了解到B公司“C产品”信息,A银行认为银行可以通过控制代理商佣金收入的方式防范项目风险,即积极接洽介入该项目,配套了“C产品在线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尝试全线上流程的产品设计,并启动系统开发。目前“C产品”平台已经在全国推广上线。本文以A银行与B公司联合开发的“C产品”为案例,从产品产生的背景、前期调研、产品设计、运营管理、市场推广、风险防控等方面对银企合作开展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进行研究,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银行走向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与必然性。针对A银行“C产品”在开发、发展及与B企业进行业务拓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后期全国推广中应注意的要点,包括项目启动前期银行与公司的对接、合作协议签订、项目推介、确定重点目标客户群以及硬件准备等工作。最后,鉴于小微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本文提出A银行在C产品业务开展时应明确银行与企业、物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制定长久共赢的合作计划。从B公司提供的有融资需求经销商的交易情况、佣金收入等数据,A银行可筛选出有用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客户信用评分体系,并根据销售情况的变化动态监控和调整信用评分,动态核定授信额度,根据不同的信用评级给予差异化的利率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发生损失的概率。为确保互联网信贷模式的成功实施,A银行还需配套包括理财、结算、信用卡等在内的金融服务产品,进一步提高客户的忠实度,并达到双赢的效果。另外,为提高客户经理拓展“C产品”的积极性,对于达标的客户经理可以给予经济或精神上的鼓励,同时,亦要求客户经理在发现风险时第一时间上报,对于隐瞒上报或者不上报的,给予相应的处罚,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