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拟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在翻译中起到的作用进行描述性的研究。通过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和在翻译中作用的探讨,以及对林语堂作为译者的主体性及林译《浮生六记》的案例分析,笔者提出,由于译者的主观性诸如文化取向,人生哲学,审美态度等会影响译者对于文本的选择,文本的理解及文本的再表达,译者主体性是翻译中不可避免并合理的存在。上世纪上半叶及以前的翻译研究之主流是以文本为中心,强调原文和译文语言层面的对比分析,在西方多围绕“对等”,而国内则围绕“信,达,雅”展开。译者的地位低下,甚至被认为是从属于原作者;翻译被认为只是对原文亦步亦趋,译者的主体性因而受到忽视,是为“隐形的译者”。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跨学科学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对翻译这一领域倾注了热情,其多元化,跨学科的相互交流,渗透的研究模式,使西方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和文化身份也随之进入众多研究者的视野。然而围绕这一话题仍有许多质疑和争议,有的学者担心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的过多关注会鼓励译者在翻译时的主观任意性。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后,新的翻译理论纷纷产生,如多元文化理论、操纵学派、目的论学派、阐释学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这些理论以它们各自富有洞察力的视角,推动了译者地位的提高和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性的认识。结合以上视角,笔者尝试为“译者主体性”作这样一个界定: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原文、时代和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制约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内涵为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文化创造性和审美创造性。作为翻译主体,译者在翻译中必须充分发挥他/她的主观能动性。换言之,译者在翻译各阶段都会表现出他/她的主体性,并在最终的翻译文本中留下这种痕迹。“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是向西方介绍中华文化的杰出人物,他用英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曾轰动欧美文坛,影响深远,并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浮生六记〉〉是林语堂先生最见功力的译作,前后易稿不下十次,在英国杂志上发表后颇受推许。此书是清代苏州文人所著笔记体自传,其中的沈复和芸虽然饱经沧桑,却一意追求自然和艺术之美的“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生活正与林语堂恬淡而诗意栖居的人生理想不谋而合,也是他最想向西方传递的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这本小书里充满各种文化元素:价值观,道德习俗,宗教信仰,文学,典故,园林建筑,起居服饰等,对译者来说既具挑战性,又提供了足够空间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因此林译《浮生六记》从文本选择,理解到再现都尽显林的主体性:他的文化取向,人生哲学和美学态度等。以上理论探讨和构建,以及林语堂作为译者的主体性和林译《浮生六记》的案例分析证实了笔者提出的假设,即:由于译者的主体性诸如文化取向,人生哲学,审美态度等会影响译者对于文本的选择、文本的理解及文本的再表达,译者主体性是翻译中不可避免并合理的存在。但必须指出的是,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就本质而言是描述性的;译者主体性是我们研究和描述的对象,而非提倡或规定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