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于2014年4月23日到6月5日以及10月15日到10月31日,在北京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借助红外相机和视频录像,采用焦点个体取样与连续记录法对该中心饲养的3只成年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繁殖期以及非繁殖期的行为和鸣声进行了观察记录,通过统计和分析得到笼养褐马鸡在不同时期的行为节律以及鸣声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褐马鸡各种行为在不同时间段发生频次的统计,发现褐马鸡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的行为都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将褐马鸡每天的活动时间分为清晨(5:00-8:00)、上午(8:00-11:00)、中午(11:00-14:00)、下午(14:00-17:00)和傍晚(17:00-20:00)几个时间段,发现在繁殖期,雄性褐马鸡在清晨、上午与傍晚较为活跃,其中移动行为在上午发生频次最高,雌性褐马鸡则会在清晨、上午与下午进行高频次的觅食行为。在非繁殖期,雄性褐马鸡在清晨和上午有高频次的移动行为和取食行为,雌性在上午和下午有高频次的休息行为。计算每种行为每天的持续时间占当天总行为时间的比例,得到各行为的时间分配。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雌雄个体在同一时期内时间分配的差异,在繁殖期,配对雌雄褐马鸡的取食、移动、警戒行为都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雌性褐马鸡的取食行为时间分配显著大于雌性,而雄性褐马鸡的移动、警戒行为时间分配显著大于雌性。在非繁殖期,雌雄褐马鸡行为时间分配差异变小,但取食、警戒等行为仍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雄性褐马鸡的警戒行为时间分配显著大于雌性。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配对雄性褐马鸡与未配对雄性褐马鸡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的行为时间分配,发现繁殖期配对雄性褐马鸡与未配对雄性褐马鸡只有警戒行为的时间分配有极显著差异,其他行为时间分配差异均不大;非繁殖期配对雄性与未配对雄性各行为时间分配非常相似,均无显著差异。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繁殖期与非繁殖期之间每个个体行为分配的差异,发现3只褐马鸡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的行为时间分配具有显著变化。通过对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笼养褐马鸡在不同行为状态下的鸣声采集和分析,发现有4种与行为状态相关的鸣声,分别是啼叫鸣声、警报鸣声、驱赶鸣声与觅食鸣声。利用声音分析软件SASLab Pro分析这这些鸣声,得到这几种鸣声的声谱图与物理参数。通过对繁殖期与非繁殖期不同种类鸣声出现频次的统计,发现褐马鸡4种鸣声频次的规律。其中雄性褐马鸡的啼叫鸣声、警报鸣声在繁殖期的出现频次都显著高与非繁殖期,雌性褐马鸡的觅食鸣声在繁殖期的出现频次显著高于非繁殖期,这一结果与行为时间分配规律一致,因而鸣声可以作为褐马鸡行为的间接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