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篇性为导向的翻译研究方法——以张培基英译散文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ker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与语言学研究密不可分,因此则有必要将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引入翻译研究领域。语篇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将篇章视为整体进行研究,而翻译也是在语篇间进行的,从而翻译与语篇语言学研究也紧密相连。因此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将成篇性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成篇性——篇章所应具备的特征,由七个成分组成,分别是:衔接、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境性和互文性。这七个成篇性标准被认为是组成篇章的基本特征。如果违反了其中任何一个标准,则被称为非语篇。本文论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基于成篇性的翻译评价和翻译导向的研究。   因为有必要在引入成篇性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应用之前将七个成篇性理论解释清楚,所以本文对成篇性的七个准则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便于本文对成篇性在翻译研究的两个应用方面展开讨论。为了证实成篇性在翻译评价和翻译导向两个方面的可行性,本文还给出了案例分析进行阐释说明成篇性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分析选于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更具说服力。   本文并非完全创新,而是基于以前的成篇性和翻译研究的成果进行展开的。已有研究发现翻译也应该参照成篇性的七个标准。然而只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是基于成篇性在翻译评价和翻译导向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对英汉语转换的翻译进行研究也很少,因此才有了本文存在的必要性。   总之,本文旨在唤起翻译研究领域对成篇性七个标准的关注。同时,希望本文可以为翻译评价和翻译实践提供一些指导。
其他文献
范畴化研究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范畴化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人们可以将各种繁杂的生物,物体,事物乃至行为划分进不同的范畴。例如,颜色范畴包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礼貌存在于所有的的文明社会中,它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礼貌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礼貌理论,
本文基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笔者以王尔德童话的两个中文译本为案例,先后分析了文本的功能和类型,探讨了文本的翻译目的及翻译要求。儿童文学翻译主要是为了吸
对于纯粹的电子竞技爱好者来说,每年的WCG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成绩和一场场比赛,最重要的是,在这几天,他给我们带来了欢笑和泪水。就如同标题图中汉宫的队员们一样,一群相对默默无名的小伙子们,经历数载,终于摆脱了“魔咒”夺得了中国区的冠军。哭也好、笑也罢,甚至于叫嚣,还有什么比这一刻值得宣泄我们心中的心情?因为这都是WCG和电子竞技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今年的WCG更是让人动情,或者说是伤感。官方正
大众演讲是一种介于书面语与口语的一种独特文体,传统的翻译策略并不完全适用于大众演讲中隐喻的翻译;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目的论可以为大众演讲的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1979年《语言和控制》一书在英国的出版标志着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起源。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对语篇进行批评性研究,并尝试研究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并在该领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其与译作在目的语市场的适应与生存有着密切联系。然而以往的翻译研究大多采用规范式研究,大多把重点集中在翻译性质,标准和技巧方面,而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