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电项针加电耳周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伴随的耳鸣症状和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的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电针组60例,针刺组60例,根据不同听阈曲线,两组患者又进一步分为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全聋型4个亚组,所有患者采用2015年中国突发性耳聋指南依据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给予或接受过相应的常规治疗方案,针刺组根据2015年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突发性耳聋》推荐的毫针刺法制定的常规针刺法(取穴:(1)主穴:翳风TE17、听会GB2、听宫SI19、耳门TE21;(2)配穴:风池GB20、中渚TE3、外关TE5、太冲LR3、侠溪GB43),电针组采用上述针灸指南推荐的电项针(风池GB20、供血穴)加电耳周针(耳门TE21、听宫SI19、听会穴GB2),选用疏波(2Hz)、电流1mA,30min/次,1次/d,疗程均为14天。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听力、耳鸣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PTA),以及记录部分伴随焦虑状态的SD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研究结果:电针组听力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86.67%,高于针刺组的56.67%和6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电针组的平均听阈值低于针刺组,差值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耳鸣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和90.91%,高于针刺组的55.17%和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针刺组的HAMA评分分别下降了9.65±1.50和4.86±0.79(Z=-5.712,p=0.000),SAS评分分别下降了22.74±0.96和17.38±3.61(Z=-5.683,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电项针加电耳周针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2.电项针加电耳周针能够改善患者的耳鸣症状和焦虑状态,优于针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