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南海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风场再分析资料和slab混合层模式,研究了风场向南海输入近惯性能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南海近惯性能通量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多北少,并且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4月和5月近惯性能通量为全年最小,6-10月近惯性能通量南北分布大体相等,11月近惯性能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海中部。11月到翌年3月,近惯性能通量整体较高,其能通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海西南部。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南海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风场再分析资料和slab混合层模式,研究了风场向南海输入近惯性能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南海近惯性能通量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多北少,并且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4月和5月近惯性能通量为全年最小,6-10月近惯性能通量南北分布大体相等,11月近惯性能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海中部。11月到翌年3月,近惯性能通量整体较高,其能通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海西南部。近惯性能通量年平均值为0.32mW·m-2,风向海洋输入的总能量为1.13GW。南海深层近惯性能量空间分布特征为北部明显大于南部,最大值区位于菲律宾以西南海中北部,其次是吕宋海峡和南海西南部海域。南海近惯性能通量基本特征为南多北少,冬季大于夏季。需着重指出的是,由于南海是热带气旋最为活跃的海区之一。自2000至2017年,共有47个台风过程激发了近惯性振荡,诱导产生近惯性振荡的台风数量逐月呈线性增加。由于不同台风之间所激发的近惯性能通量存在较大差异,对研究南海近惯性能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增加了更多的随机性。总体而言,热带气旋向海洋输入的总能量为0.14GW,占总能量的12%,其中有0.027GW可以下传到海洋深层,约占热带气旋向海洋输入近惯性能量的19%。台风过程对南海近惯性振荡季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阐明南海台风对近惯性能量的贡献,本文基于西沙潜标流速资料,对过境西沙海域的两个连续台风Nesat(1117)和Nalgae(1119)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台风过境都产生了强烈的近惯性振荡,且台风路径右侧的近惯性流速明显大于左侧.Nesat引起的近惯性内波平均垂向相速度为0.25cm·s-1,垂向群速度为0.85m·h-1,垂向波长为350m.Nalgae所引起的近惯性内波垂向相速度和群速度均小于Nesat,垂向波长仅为Nesat的1/2.两个台风引起的近惯性能量下传深度存在明显差异,Nalgae约为200m,而Nesat可下传至300m.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Nesat引起的近惯性能量不易耗散,同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向深海传播.此外,两个台风引起的近惯性内波频率都存在明显的蓝移现象.Nesat引起的近惯性内波频率在100~150m深度受多普勒频移的影响明显增大;然而Nalgae引起的近惯性内波频率却在100~150m深度显著减小,这是由于两个台风过境期间,西沙海域背景场涡度差异所致.台风引起的近惯性内波能量有19%可以传播到深层海水,秋季的近惯性能量明显大于其他季节,春季、夏季、和冬季的近惯性能量大体相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为秋季台风Nesat和Nalgae 过境。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人类从未停止对太空的探索,近地航天活动日益增加,比如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然而频繁的近地航天活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地球同步轨道资源有限,而在这个轨道上失效的卫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占用了珍贵的轨道资源。对于这一战略性资源,以卫星维修、寿命延长和轨道垃圾清除为目的的在轨服务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属纤维层板(Metal Fiber Laminate,FML)层间破坏是一种常见的破坏形式,它不仅会导致强度和刚度的严重降低,并可能导致整个结构的灾难性失效。为了提高FMLs的层间断裂韧性和冲击性能,本文以AZ31B镁合金板材与碳纤维编织/环氧树脂聚合物预浸料(CFRP)粘结界面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型粘结工艺,结合双臂悬梁(Double Cantilever Beam,DCB)及端边开口三点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将电能和热能相互转换的新型功能材料,在工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由于热电材料转换效率的限制,其暂时还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因此对提高热电材料热电性能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非线性热电理论,利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和奇异积分方法,对不同裂纹对热电材料转换效率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热电材料的发展、理论基础以及热电性能优值.其次分别研究了中心对称裂纹、
位场边界识别对地质构造和异常体的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指出地下断层,岩体的边缘和其它构造单元的边界位置。因为矿产资源和地质构造的密度往往与围岩显著不同,所以重力勘探在探查矿产资源和地质构造边界时具有广泛的应用。历经几十年的发展,重力勘探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然而,由于自然界的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在野外数据的采集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如何能够更为准确
为探讨有机质含量对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有机-矿质复合体的形成机制,及其对不同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制影响,实验中分别以高岭土和腐殖酸作为粘土矿物质与有机质代表,在高岭土中加入不同腐殖酸含量制备出常温常压(Com0)和高温高压(Com1)状态下不同C/M的有机-矿质复合体。以分子型有机污染物卡马西平(CBZ)与离子型有机污染物四环素(TC)为典型有机物开展吸附解吸批实验,并辅以比表面积全分析(SSA)、扫
有限元法作为计算力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一直以来学界对有限元法的的理论研究都较为关注。其中应力奇点的应力场计算精度较低、网格畸变敏感、剪切闭锁等的问题,是有限元法中常见的难点问题。基于解析试函数有限元法(ATFQ8)则很好的避免了这些问题。相比于传统的有限元法,基于解析试函数有限元法具有良好的抗网格畸变敏感能力和计算精度高的优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二维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
空中交通流量是影响航线网络运行效率和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关键因素。而危险天气的出现又会使得空中交通的通行能力降低,为了应对危险天气情况下的空域资源管理,保证一线管制员有条不紊的指挥飞机,空中典型区域的受扰通行能力成为研究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危险天气通过航路,航路交叉点和扇区等典型空域时,它们的受扰通行能力变化。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对容量和通行量的概念进行了辨析研究。从航路,航路交叉点,扇区三个角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流量快速增长,给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带来较大压力,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解决终端区拥堵问题的方法之一。其中,航班进场排序辅助系统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