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对正常人和牙周炎患者进行锥形束CT检查。收集上颌后牙区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及宽度、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上颌窦粘膜厚度等数据;判断上颌窦粘膜有无增厚,观察有无上颌窦骨间隔。比较两者之间收集的数据,统计窦粘膜增厚和窦间隔的发生率,以期为上颌后牙区种植手术及上颌窦提升术术前设计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前来我门诊部就诊的,选择牙列完整、无外伤史、无颌面部肿瘤和畸形及手术治疗史,年龄在30-88岁之间,拍摄CBCT的患者共78例,其中正常人39例,牙周炎患者39例。利用CBCT软件自带的测量尺测量上颌后牙区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及距离牙槽嵴顶上2mm处的宽度、距离上颌窦底最低点垂直向上5mm处外侧骨壁厚度、上颌窦粘膜厚度等数据;判断上颌窦粘膜有无增厚,观察有无上颌窦骨间隔。测量、判断及观察后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部分:1.正常人和牙周炎患者两实验组上颌后牙区牙槽嵴高度平均值分别为:冠状位11.9mm,9.3mm;矢状位12.6mm,9.3mm。两实验组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处高度平均值分别为15.1mm、10.4mm、10. 1mm; 11.6mm、8.6mm、8.3mm。两实验组高度平均值分别为11.9mm、9.3mm。2.上颌后牙区距离牙槽嵴顶2mm处宽度平均值正常人为13.4mm,牙周炎患者为12.8mm。两实验组在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处宽度平均值分别为11.3mm、13.7mm、14.3mm。第二部分:1.上颌窦底向上5mm处外侧骨壁平均厚度正常人为2.6mm,牙周炎患者为2.1mm。两实验组在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处厚度平均值分别为3.4mm、2.9mm、1.7mm; 2.9mm、2.1mm、1.4mm。牙周炎患者平均厚度在不同年龄组分别为1.8(30-39A)mm、2.2mm (40-59A)、2.1mm (60-88A),男女分别为2.2mm、2.Omm。2.窦间隔以上颌窦的个数为统计单位,正常人和牙周炎患者发生率分别为47.4%、57.7%。牙周炎患者窦间隔左右、男女以及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人上颌窦前、中、后部出现窦间隔的比例分别占:11%、74%、15%;颊腭向、近远中向出现窦间隔的比例分别为:90%、10%。3.窦粘膜增厚以上颌窦的个数为统计单位,增厚率分别为40%、59%。牙周炎患者上颌窦粘膜增厚率在不同年龄组分别为33.3%(30-39A)mm、62.0%(40-59A)、68.8%(60-88A)。[结论]CBCT可有效应用于上颌后牙区牙种植手术及上颌窦提升术中的术前检查,通过对实验对象CBCT图像的测量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正常人与牙周炎患者在CBCT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上测量上颌后牙区牙槽嵴高度结果相同;牙槽嵴高度从第二前磨牙到第二磨牙处依次降低;正常人与牙周炎患者牙槽嵴高度前者大于后者。上颌后牙区牙槽嵴宽度正常人大于牙周炎患者;且均从第二前磨牙到第二磨牙处依次增宽。2.正常人与牙周炎患者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前者大于后者;且均由近中向远中逐渐减小。牙周炎患者不同年龄组及性别间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无差别。两实验组窦间隔的发生率无差异。牙周炎患者上颌窦骨间隔的发生率与男女、年龄均无关,左右发生率相同。正常人骨间隔最常见于上颌窦中部,且为颊腭向走行的居多。正常人与牙周炎患者之间上颌窦粘膜增厚率后者高于前者;牙周炎患者上颌窦粘膜增厚的发生率与年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