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根茎,埋于土壤下20-30厘米繁衍而成。茯苓为传统药食两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茯苓具有渗湿利尿、和胃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过敏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茯苓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
为了进一步诠释茯苓免疫调节功能物质基础和建立该药材与国际接轨的质量评价体系,本论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调节免疫功能活性成分及质量分析研究。
本实验室前期利用溶剂萃取法将茯苓药材提取物分离成为不同物质部位,药理实验表明,正丁醇萃取物质部位具有显著调节免疫功能活性。本论文采用大孔树脂纯化技术,将正丁醇萃取物质部位分离为6个组分,从中筛选出4个免疫调节功能活性组分;采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上述4个活性组分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成分;通过现代波谱分析方法,鉴定了其中9个化合物,分别为(1)2-N-乙酰氨基-D-葡萄糖(N-Acetyl-D-glucosamine),(2)L-脲苷(L-Uridine),(3)D-吡喃木糖(D-Xylopyranose),(4)6-0-α-D-吡喃甘露糖-D-葡糖糖(6-O-α-D-Mannopyranosyl-D-Glucose),(8)3β,15α,16α-三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15α-hydroxydehydrotumulosic acid),(9)3β-乙酰氧基-16α-羟基-羊毛甾-8,24(31)-二烯-21-酸(Pachymic acid),(10)3β-乙酰氧基-16α-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Dehydropachymic acid),(11)3β,16α-二羟基-羊毛甾-8,24(31)-二烯-21-酸(Tumulosic acid),(12)3β-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3β-hydroxy-Lanosta-8,24-diene-21-oic-acid)等;药理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4)等具有免疫增强的生物活性,化合物(5)、(6)、(10)等具有免疫抑制的生物活性,而化合物(8)(9)(11)和(12)则表现出免疫双向调节作用。这对于诠释茯苓的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建立了茯苓药材规范化的HPLC-ELSD指纹图谱,测定了20批不同产地茯苓药材的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对其中10个指纹峰进行了归属。参照中药指纹图谱评价系统对不同产地茯苓药材进行了分析,依据相似度大小,将各样品进行了分类,指出了有较大差异的离散样品,表明该指纹图谱能有效地控制茯苓药材的质量。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茯苓多糖、茯苓酸和总三萜含量为评价指标,对茯苓药材进行了有效物质含量分析研究;同时以药材色泽、致密度、水分、灰分等理化指标对其质量进行比较,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岳西和霍山,湖北罗田和英山,以及湖南靖州产茯苓质量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