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鼻咽癌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放射性治疗,常会引起放射性脑损害,早期往往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本研究通过上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监测,观察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治疗中的变化,探讨其对放射性脑损害早期预警的临床应用价值,早期干预,减少严重放射性脑损害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03月我院放疗科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患者,且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结束及放疗结束6个月分别行SLSEP检查,N9作为监护电位,观察SLSEP中N20峰潜伏期(Peak latency,PL)、波幅(Amplitude,Amp)和N9-N20峰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IPL)的变化,选取N20的PL或波幅和N9-N20的IPL作为观测指标,并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分析,同时在放疗结束对临床疑诊为放射性脑损害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常规颅脑MRI检查,与诱发电位对比分析。结果:1、本实验共完成30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7.73±14.65)岁。2、放疗中、放疗结、放疗结束6个月SLSEP中的异常率分别为28.3%、56.7%、73.3%;且进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放疗中、放疗结束、放疗结束6个月N20的PL、N9-N20的IPL均较放疗前延长,与放疗前相比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鼻咽癌患者在放疗中第30天,照射总剂量为46.2Gy,SLSEP异常率为28.3%,当放疗结束,照射总剂量达到70Gy时,SLSEP异常率增加到56.7%。4、根据放射性脑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放疗结束临床疑诊为放射性脑损害鼻咽癌患者共13例,均接受常规颅脑MRI检查,序列为T1Wl、T2WI、FLAIR,所得图像上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然而SLSEP均出现异常。结论:1、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可损害正常脑组织,而体感诱发电位可以反映鼻咽癌患者放疗早期放射性脑损害的存在。2、SLSEP的N9-N20的IPL值可作为鼻咽癌放射性脑损害早期阶段的敏感指标和预警值,从而早期干预,调整放疗方案,早期治疗,总体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辅助诊断信息;SLSEP的N9-N20的IPL可期望进一步量化研究,这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