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缺血预处理对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das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严重的类型,也是导致成年人出现脊髓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减压被认为是治疗的金标准。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和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恰当的手术治疗可以使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满意的恢复。然而,减压手术可导致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可导致不同程度脊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许多动物实验研究已证实远程缺血预处理具有减轻心、脑、肝、肾、脊髓、胃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最近一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实,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心脑血管手术时心肌和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具有安全、效果确切、价格低廉、无创伤且临床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设计本研究旨在探讨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将来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  研究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40例择期行脊髓减压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随机分成两组: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参照文献使用充气式止血带对右上肢实施3次5分钟缺血5分钟再灌注,充气压力为200mmHg。检测麻醉诱导前、减压前、减压后及术后1、3、5、7天血清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在围术期采用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s)仪监测脊髓功能。术前及术后7天、1、3、6个月神经功能状况评估采用国际标准的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型颈椎病评分法(JOAscore),并计算出相应各时间点的恢复率(RecoveryRate,RR)。  结果  1.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可使术后6小时、术后1天S-100B及术后6小时、术后1、3、5天NSE的释放明显减少(P<0.05)。  2.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诱发电位的监测指标及术中显著变化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神经功能的情况。两组术后7天及术后1、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证实,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术后患者的预后有益。这些新的研究结果为将来肢体缺血预处理在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手术中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and dislocation,SCIWFAD)通常表现为外伤导致四肢不同程度的麻木无力,伴或不伴排便功能障碍,多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
第一部分 一站式CT灌注联合增强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检查中的优势  目的:  基于多期动态 CT 增强扫描和胰腺容积灌注扫描中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
石榴满枝文/段玉梅选自《九江日报》我到南城看望母亲时,正赶上石榴成熟的季节,满枝的石榴笑弯了腰。红彤彤的石榴挂在树枝上,将满园的叶子映衬得绿莹莹的,随着徐徐而来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