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性获得者,托尼·莫里森被认为是美国黑人作家中最闪耀的巨星之一。她对美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的小说以生动的黑人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富有洞察力的主题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而闻名。1970年出版的《最蓝的眼睛》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一方面,这部小说强有力地刻画了黑人的苦难、悲剧以及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前人对《最蓝的眼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创伤和艺术特色这四个角度。迄今为止,鲜有学者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这部作品;另一方面,这部小说里还包含着丰富的伦理因素,比如:自我认同、乱伦、亲子关系、父爱、母爱、异化的人际关系和文化错位等。因此,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伦理关系来分析其所包含的伦理因素,以期可以揭示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人性的迷失和莫里森的伦理追求。.本论文共有六章。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托尼·莫里森的生平、成就以及她的作品《最蓝的眼睛》的故事梗概,然后呈现了国内外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状况。此外,还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其中包含文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文学伦理学的发展情况以及文学伦理学在本论文中的应用。第三章从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层面上来分析主人公佩克拉及其父亲乔利异化的性格。第四章从人与他人关系的层面上来探讨扭曲的人际关系,其中包含布里德洛夫一家缺乏爱的关系以及佩克拉和社区其他人之间的冷漠的关系。第五章研究的是不和谐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中包括黑人与黑人社区之间疏离的关系以及黑人和白人社会之间畸形的关系。第六章是本论文的的结论。本论文通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人与自我关系中自我平衡的迷失,人与他人关系中爱的迷失以及人与社会关系中和谐的迷失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最蓝的眼睛》,我们可以知道:黑人在主流社会中的人性的迷失。同时,针对黑人现存的问题,莫里森在作品中表达了她的伦理追求,即:黑人应该保持自我平衡、爱自己、爱他人、与社会保持关系和谐以及传承他们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黑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我认同,实现真正的平等以及真正地融入美国社会当中。最终,和谐的社会才会被建立起来。这些不仅是莫里森的伦理追求,还可以视为解决美国黑人问题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