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外语教学界发生了一系列发展与变化,最重要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量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最早是由Holec提出的。他把自主学习定义为“能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并进一步解释所谓负责自己的学习实际上就是指承担以下责任:确定学习目标、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他认为,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自然途径或专门系统的正式学习才能获得的。我国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是对国外自主学习理论的介绍,随后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培养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策略做了研究,其中大部分是对非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对于独立学院少数民族的实践研究不多。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深化教育改革,教育部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修订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索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本研究旨在于发现独立学院少数民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当前自主学习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大一和大三少数民族学生在自主学习上的不同,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独立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本文作者试图解决以下问题:独立学院少数民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如何?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么?
为了更好地了解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本文作者对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的100名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做了研究。本次调查共向法学院,理工学院,文学院,工商学院等七个学院的非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调查工具是一个改编的调查问卷,该问卷涉及三十个项目,项目主要涉及影响自主学习的六个关键因素:学习动机、情感因素、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利用策略。然后笔者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次调查还使用了谈话法,笔者对20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所设置谈话内容也涉及以上六个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欠佳,整体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动机,情感,认知策略方面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大学三年级学生,而大学三年级学生在元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利用策略三方面上要更主动。
根据对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的研究,在对如何培养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文章提出了一些相应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变教师角色,训练学习策略,创造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
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只是初步的,要想推进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还需要努力去研究和解决许多问题。但本文可以为在独立学院教授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老师们提供参考意见,让更多的老师了解目前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状况,从而提高独立学院英语教学。